【时政】魏青:社康中心投入低是分级诊疗拦路虎

21.10.2014  12:53

  深圳人均公共卫生投入只有40元,远低于北京、上海;社康中心医护人员待遇太低只有大医院的1/3,深圳市政协“委员议事厅”昨日开讲社康中心建设,政协委员认为社康建设已经有好的政策,但并没完全落实到位。(《南方都市报》210月20日)

  深圳人均公共卫生投入只有40元,而北京、上海为200元,成都是60元。数据最有说服力,从侧面说明了公共卫生建设的滞后。人均公共卫生投入少,足以说明社康中心建设虽然已经有好的政策,但并没完全落实到位,而社康中心建设的好坏直接关乎社区卫生建设质量的优劣,更关乎市民就医的方便度和质量。

  由于社康中心医护人员待遇太低,更由于缺少全科医生,缺少细化的医疗服务功能,必然导致社康中心的服务差强人意,让包括疾病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功能在内的“健康促进”功能无法实现,老百姓没有体会到社康中心的方便服务,自然就会不满。

  在一定的程度上,检验一个城市公共卫生服务的优劣,不是看著名的大医院有多少,不是看大医院有多么火,而是要看社区卫生中心能否吸引患者,能否留得住患者,如果人们不相信社区卫生中心,那么城市医改就是失败的,就医环境就不和谐,老百姓的健康就得不到有力和便捷的保障。

  如今,很多人不管是大病还是小病,都喜欢跑大医院,这和社康中心“根本上就是一个开药的地方”的现实窘境直接关联,城市的各大著名医院,平时人满为患,但是不少的社区医院却门可罗雀,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加强慢性病、常见病及家庭病床服务管理,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承担起健康“守门人”职责”;使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更趋合理,就是以切实的医疗服务推动和落实“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模式,让社区医院担负起保健、养生科普的重任,让更多的具有资质的社区医疗“健康管理师”和“保健指导师”进入到普及疾病预防的第一线去,提高市民的健康素养,杜绝和减少“张悟本现象”的出现,很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社康中心医护人员的学历水平是在大中专水平,知识结构决定了技能和医疗技术的水平。推行大医院的“大医生”在社区定期坐诊和指导值得尝试。因为有了大医院的“大医生”在社区定期坐诊和指导,社区居民在家门前,就能完成小病的治疗、慢性病的康复,无疑是居民的疾病预防和康复的福祉,实现“大医生”在社区定期坐诊,让社区医生成为居民自己的“家庭医生”,推动“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模式,就要开展家庭责任医师签约服务工作,延长社区家庭医生的服务时间,开展医疗咨询服务,随时为居民提供疾病咨询,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全科医师服务团队,对辖区内的孕产妇、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残疾人、精神病患者等为重点,以家庭为单位,实行主动服务、上门服务的签约服务形式,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对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存在的健康危险因素、危害健康行为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服务,不仅方便了出行不便的特殊群体,更有效发挥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作用。

  发展社区卫生事业,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的目标,它不仅仅包括就医治病,也包括了完成小病的治疗、慢病的康复,疾病控制和预防、健康教育等内容。如今,越来越多的社区医院吃上了“皇粮”,那么,更应该强调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等在内的疾病预防和慢性病康复。社区医院应该转变普通医院的理念,不仅仅是治病,更重要的是强化预防,充当重大传染病的“哨所”作用。

  从预防疾病到健康教育,再到心理咨询,社区医院的医生应该是名副其实的“全科医生”。强调社区医院对老百姓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让一名全科医师、一名防保医师、一名护士组成一个团队,划片深入到居民家庭,和家庭成员签协议,成为他们的健康管理师。这应该是社区医院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推行社区医院家庭责任医生服务,让社区医院变成健康促进中心,而不是手术和药物治疗中心,无疑给社区医院找准了定位和清晰的健康服务职能,社区医院的全科医师服务团队主要是对社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和疾病康复的综合服务,从重“”转为重“”,由开“药物处方”转为开“生活处方”。体现的不仅是社区医院就医方式的转变,更是医疗保健服务理念的更新。

  健康促进和管理,医务人员对辖区内的高危人群开展筛查,进行健康教育,通过开“生活处方”、“运动处方”等方式,督促居民改变不良习惯,对全民健康状况筛查和普查覆盖范围越普遍,建立健康档案的样本越大,越能够改善疾病预防工作现状,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的目标就越容易实现,而为辖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跟踪管理,进行健康教育,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的基础。

  医疗改革的最终出路在于健康教育以及“预防疾病”,而不是“治病救人”,与其把巨额的医疗资金放在重病大病的抢救上甚至临终关怀上,还不如将巨大的医疗资源和自己前移到“预防为主”的科学医疗上,让弱病小病者得到预防医学的提前关爱。大医院医生在社区定期坐诊、医师培训、门诊统筹制度等等,目的就是要加快形成小病在社区预防和康复,大病进医院的分级诊疗格局,社区医院家庭责任医生服务的本质是注重疾病预防,发挥社区医院的健康管理师作用,上门的“家庭责任医生”多多益善,社区医院的“健康促进”作用值得期待,让越来越多的签约家庭责任医生走进家庭,不仅是社区医院的服务的角色的回归,更是居民的健康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