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享人文之光 共筑美好梦想——我省第四届社科普及宣传周暨学术活动周综述

12.11.2013  11:45

            深秋的赣鄱大地,天高云淡,风清气爽,景色宜人。10月26日至11月1日,省委宣传部、省社联共同主办了我省第四届社科普及宣传周暨学术活动周,为全省人民奉上了一场精神盛宴,也为赣鄱大地增添了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线。

   主题鲜明,活动丰富,为发展鼓与呼

  10月26日上午,能容纳近200人的南昌大学前湖校区行政楼二楼报告厅里座无虚席,一场题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规划原理与决策方法》的学术报告会在此举行,同时也宣告第四届社科普及宣传周暨学术活动周启动。

  本届活动周的主题是“以中国梦为引领,迈出‘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新步伐”。与前三届不同,今年取消了大型广场启动仪式,并将以往分别举行的社科普及宣传周和学术活动周合二为一、同期举行。

  “活动周以隆重、简朴、务实、高效为主基调,是我省宣传思想战线和广大社科工作者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具体实践,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为群众打造丰盛的社科知识大餐。”省社联主席祝黄河如是说。

  此言不虚。在简朴务实的形式背后,本届活动周紧紧围绕主题,推出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的活动,让人目不暇接:

  30场主导型学术讲座高端大气,来自省内外的30位知名学者充分表达学术思想,多视角、多维度地展示其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当代与未来、地域与世界等多个方面的研究探索成果,为听众带来一场场头脑风暴;

  40多场次现场咨询包罗万象,为群众宣传普及教育文化、就业社保、法律法规、环境保护、财税金融、医疗卫生、防震减灾等方方面面的社科知识;

  70多场次社科普及进机关、农村、企业、学校、社区、军(警)营活动隆重热烈,将社科知识送到田间地头,将科学精神传入千家万户;

  100多场次报告会、宣讲会聚焦中国梦、探讨如何书写伟大中国梦的江西画卷,视野开阔、分析透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有力地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进一步凝聚起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强大正能量……

  据不完全统计,本届活动周安排各类活动200多场次,发放图书、资料数十万份,直接受众超过18万人次,辐射数十万人群,覆盖率和影响力为历届之最,发挥了引导民众、启迪民智、聚合民心的积极作用,为江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惠及更多群众

  10月30日下午,在南昌县莲塘第二小学,一场气氛热烈的少儿楹联应对比赛正在举行。“下面以江西地名出上联,请同学们同样以江西地名对下联。上联是:铜鼓。”考官话音刚落,同学们便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依次大声应对:石城、玉山、铅山……精彩的回答赢得了老师和家长们的阵阵掌声。这项由省楹联学会主办的活动,受到了学校和孩子们的热烈欢迎,有力地推动了楹联这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生中的普及。

  怎样才能使社会科学真正走进大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本届活动周,从主办方到省楹联学会这样的参与主体达成了共识:与百姓生活、群众需求贴得近些、再近些,俯下身子为群众“量身订制”科普活动,将有理、有趣、有用的社科知识“播种”在人们心田。

  学术讲座、报告会的选题“从实践中来”,如“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做学习型个人”、“当代大学生心理困惑与应对”、“房地产法的热点、疑点和难点”等,听众听得兴趣盎然,获益匪浅;

  咨询服务的主题“从生活中来”,如“常见金融诈骗行为的识别”、“廉在你我身边”、“青少年心理健康”、“劳动保障知识进工业园区”等,引得过往群众纷至沓来,在咨询台前驻足流连,听社科专家面对面地解疑释惑;

  各级宣传部门、各类学会组织结合自身所长开展的活动,不论是文艺演出、知识竞赛,还是摄影展览、电影放映、图书赠阅,都力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润物无声地普及社科知识,弘扬先进文化,提高群众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省社联副主席黄万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只有坚持‘三贴近’原则,我们的活动周才能‘叫好又叫座’,社会科学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全省人民,更好地服务于江西经济社会发展。”

   建立长效机制,社科普及任重道远

  本届活动周圆满地落下了帷幕,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并没有结束。

  比如,如何更好地协调各方,不断拓展参与主体,动员和吸纳更多的党政部门、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参与活动周,形成“大科普”的工作格局?

  又如,在信息化时代条件下,社科普及宣传应如何有效运用各种现代科技手段,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活动载体,从而紧跟时代步伐,永葆生机活力?

  更为重要的,普及社科知识、提高全民素养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既要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又要常抓不懈。应如何建立长效机制?

  正如省社联副主席吴永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本届活动周的落幕,恰恰是社科普及新征程大幕的开启,推动社会科学真正走进大众、服务大众、影响大众,我们任重而道远。”

稿源:《江西日报》第A02版(作者: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