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华新:微信时代需要“乡规民约”从手机做起

28.10.2014  16:42

当13亿中国人有6亿微信账户,是否准备好过手机上的“集体生活”?27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传播学大会上,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提出,微信时代需要有“乡规民约”,“改造一盘散沙,从手机做起”。

祝华新称,互联网既为公众的参与提供了巨大的舆论场,另一方面网络舆论的专业门槛低,表现在公共议题上,很多人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容易信口开河。

作为中国国家互联网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祝华新长期从事网络舆情研究,在他看来,当新闻舆论场的重心下沉到微博、微信,要特别警惕社交媒体的情绪化和反智倾向,“如果80年代有乡规民约,今天特别需要有微信的公约”。

所谓微信的公约,祝华新解释,就是运用互联网思维,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的积极作用,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实现网络和谐相处。

他表示,在今天网络舆论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要为互联网“减压导流”,开放搞活传统媒体,用新闻专业精神和公信力,对冲自媒体偏差舆论,开放搞活文化市场,用通俗文化释放社会压力。

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为民意表达和政治参与热情提供日益宽阔的制度化的出口,”他主张,政府应善管善用互联网,视互联网为可管、可控、可协商的常数,趋利避害,发掘和用好移动互联时代的“信息红利”。(丁栋)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