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禁令”管住“条子”和招呼 弱校变身孩子上学不用折腾

19.12.2014  12:31

  “女儿每天的作业少了,在学校的活动多了,不仅练舞蹈,还参加演讲比赛,整个人都更自信了。”12月18日,谈起女儿一学期来的变化,南师附小香溢花城校区的学生家长胡永波很开心。而在今年8月份前,胡永波的身份是“青山湖区香溢花城小学”的学生家长,那时他对学校的认可度并不高。

  今年以来,为了给高烧不退的“择校热”降温,南昌市从入学政策和资源整合入手,发布了“史上最严”的“零择校”政策,杜绝“条子生”、“择校生”。扩大了学区化管理改革,由“名校”托管、接管弱校,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区域扩大。受益家长说,“‘名校’来到家门口,再去转学、择校就真是‘瞎折腾’了。”

  “托关系”择校行不通 家长这才后悔了

  “以后小孩升初中,我肯定不会再去找人打招呼了,托的人没办成,还耽误小孩正常入学,少上了三天的课。”说到今年暑假到处“托关系”为小孩找“名校”的经历,南昌市民邹娟意识到找关系不靠谱。邹娟家住红谷滩新区怡园路,今年暑假,小孩已经到了入小学的年龄,按照地段划分,她的小孩没有分到她心目中的“名校”。为了让小孩到红谷滩一所“名校”就读,邹娟从4月份开始,就琢磨着找熟人。

  让邹娟“措手不及”的事情很快发生了。5月份,南昌市委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通知,城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严禁受理任何单位、任何个人以任何形式提出的非政策性择校要求,对违规受理的非政策性择校的学生,一经发现一律予以清退。对违反规定的,一经查实,视情节予以纪律处分,涉嫌违法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这一政策可谓南昌“史上最严择校禁令”。“教育部门真的能挡住领导的‘条子’和关系户的招呼吗?”邹娟怀着观望的心态,在忐忑中等待着“熟人”的回复。后来对方明确告诉邹娟“办不成”,可这时其他一年级新生已经开学上课了。无奈之下,邹娟只好带着小孩到就近的学校办理了入学报到手续。

  和邹娟一样,直到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学前后的几天,南昌不少择校失败的家长们带着孩子到划片入学的学校补办入学手续时,这才意识到“找关系择校”真的靠不住了。

  挡住了“条子”和招呼 择校预期大降

  教职工有指标、交“赞助费”可优先、买房子落户最保险……在众多南昌家长中,流传着各种版本的上“名校”捷径,新生报到前,家长们都动起来了,四处打听“靠谱”的择校途径。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一再强调家长应打消择校念头,但“名校情结”仍然根深蒂固,这也使得每年暑假招生期间,很多校长都得关掉手机、不去办公室,通过“玩消失”躲避各种“求入学”的电话、安排入学的“条子”。

  今年的一纸禁令,禁掉了各种潜在的“条子”。南昌一所重点中学的校长坦言,往年收到的“条子”,方方面面的领导都有。今年有了择校“禁令”,在回绝家长们“变通要求”时的底气更足了,打招呼、递条子的少了,理解校长的多了,手机也敢开机了。

  南师附小教育集团理事长易云告诉记者,今年南师附小教育集团一年级新生班杜绝了大班额现象,班额小了以后,每名学生连发言的机会都多了,老师对每个学生的关注也更多。

  南昌市教育局义务教育工作处处长付青岚表示,今年南昌市严格落实“零择校”的态度十分坚决,因为部分家长一时观念没转过来,南昌市教育局还一度延长了初中报名时间。“今年可以说开了一个好头,今后家长对择校的预期和期待将大大降低。”付处长说。

  弱校来了名校长 孩子上学不折腾

  “青山湖区香溢花城小学完全交由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管理,成为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香溢花城校区,南师附小将派校长到香溢花城校区进行管理。”8月初,南昌香溢花城小区业主王西川的手机上,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

  8月底,南师附小教育集团总辅导员胡巧玲“空降”香溢花城校区,成为香溢花城校区的执行副校长,负责学校管理。和她一起来到香溢花城校区的,还有十余位南师附小教育集团的优秀骨干教师。

  香溢花城小学这样一所区属小学,转身成为一所市级“名校”的分校,得益于南昌市推行的学区化管理改革试点,即由名校带动弱校,实现学区内学校的干部教师交流、教育教学管理同步、学生活动同步、教育质量考核同步等。

  南昌市教育局义务教育工作处处长付青岚表示,造成择校热的根本原因,在于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或者说“僧多粥少”,学区化管理改革是满足家长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的尝试。

  “不瞒你说,我们小区不少业主对原来的学校都不太满意,不少人都闹着要转学。”王西川告诉记者,南师附小接管学校后,派来了校长和老师,让业主们安心多了,“名校”来到家门口,再去转学、择校就真是折腾了。

  谈到女儿一个学期以来的进步,南师附小香溢花城校区的学生家长胡永波很开心。“她在学校参加了舞蹈社团、演讲比赛,整个人都更自信了,与人交流的能力也提高了很多。”胡先生说,南师附小接管香溢花城小学后,女儿在校内活动明显多了,作业却少了,这让女儿非常开心。“儿子在学校参加了很多公益活动,还去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当了一回讲解员,这让他高兴了好几天。”家长王玉红也赞不绝口。

  新探索新尝试 办百姓满意教育

  择校热是教育顽疾,不少家长都有“名校情结”,如何给高烧不退的择校热降温,一直是各地面临的难点问题。尽管南昌在治理择校热的探索中仍面临一些问题,如个别学区化改革试点推进较慢等,但改革的前景依然备受期待,“写条子”、打招呼的现象得到了遏制,市民的择校观念也有了很大转变。

  “南昌在促进教育公平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很多领导和市民都希望南昌坚持住,而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南昌市委主要领导曾表示,在择校问题上,“我进不了,你也进不了”就公平了,最怕的是“我进不了,你进去了”,因此,面对择校问题,把所有人都得罪了,也就谁都不得罪了。

  “零择校”战役才刚刚开始,今后能不能巩固成果,防止各种形式的反弹,值得期待。我们更期待的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不均衡不断缩小,只有身边的学校都是好学校时,更多人才会心甘情愿“零择校”。

  教育公平,百姓期盼。教育事关千家万户,直接影响百姓的幸福指数。今年6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涉及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素质教育改革、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等7个方面20条改革举措。政府部门的新探索、新尝试,让我们看到了江西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追求。

  文/图 江南都市报记者廖济堂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
线上线下双向发力 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江南都市报讯 邓津龙、全媒体记者曹章保报道:为全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