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禁毒微电影《奏折》:希望达到虎门销烟的的效果

24.06.2014  03:12

  今视网6月23日南昌讯(记者 良保)2014年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将至,由江西省禁毒委组织拍摄的禁毒公益微电影《奏折》,在参选全国禁毒公益微电影大赛后,经公众投票评选和专家推荐,跻身30部入围作品行列。影片讲述了禁毒鼻祖黄爵滋后代黄范文痴迷研究禁毒史的故事。旨在通过寻找现代版《奏折》,宣传毒品的危害,让大家自觉抵制毒品。


中国的禁毒第一人黄爵滋。

   奏折》入围全国禁毒公益微电影

  《奏折》讲述了禁毒鼻祖黄爵滋后代黄范文痴迷研究禁毒史:由于放在老宅的奏折原件被现代建筑的沙土掩埋,他久挖未果,却被吸毒患瘾的准女婿挖走了;为了奏折,女儿和女婿吵得生死不容,把奏折撕毁,双双命归毒泉。失去亲人的黄范文非常痛苦但继续禁毒研究,他告诫人们,从百年国耻到改革开放铁腕治毒一天都忘不得。

  “由于当时鸦片泛滥,从朝廷大臣到老百姓都在吸毒。于是当时朝廷任职钦差大臣黄爵滋就给皇帝写了一个奏折,皇帝看了后,就派林则徐到广州去禁烟,结果就有了虎门销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黄爵滋是中国的禁毒第一人,没有黄爵滋的《奏折》就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微电影《奏折》导演熊相仔说。

  “该作品主题鲜明、催人泪下,有较强的故事性及教育性,呈现一部感人、具有广泛社会效应的戒毒微影片。”江西省禁毒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也许正因为如此,《奏折》从全国200多部禁毒公益微电影中跻身30部入围作品。

  毒品泛滥严重危害社会 引发治安问题

  “吸食毒品在我国有很长的历史,由于我省的地理位置处在金三角产毒国的高危之中,大量毒品从我省过境,导致吸贩毒的情况越来越多。尤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后。”禁毒专业人士告诉记者。

  “最近这三年,我省毒品市场再次出现变化,由吸食贩毒品开始制造毒品,就形成吸贩制并存,2012年,我省警方在崇义县打掉一个制造毒品案件,成为全国惊天大案,甚至是世界最大,现场查明盐酸羟亚胺就5吨多成吨3吨2吨液体另外还查明175吨,也就是其4年间共生产180吨可生产K粉120吨左右,要知道当年全世界警察缴获的盐酸羟亚胺才6吨。”禁毒专业人士说到。

  据禁毒专业人士介绍,吸毒正以每年20%的形势递增,仅我们江西公开的就有6至7万人,若按照国家禁毒委员得出一个结论来计算,吸食传统毒品的人数乘2倍乘3倍,新型毒品乘10倍的话,江西实际吸毒者可能有60、70万人。

  熊相仔说到,“由于吸毒而造成的危害从社会和经济发展角度看,其危害大于艾滋病和沙漠化。

  “而由于吸毒所带来的危害和治安问题已屡见不鲜,如杀人放火、偷盗等等。”江西省禁毒专业人士告诉记者,原南昌东湖区的一刑警儿子因吸毒出现幻觉,把其老婆杀死。南昌某大学两个大学生一男一女,男的吸毒后把她衣服脱掉拉到八一桥上,引起众多市民的围观,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

  寻找现代版《奏折》 希望达到虎门销烟的的效果

  正因为毒品泛滥,由于吸毒所带来的危害和治安问题日益严重,禁毒形势越来越让警方及一些有志之士感到禁毒形势严峻。“早在十几年前,我就写过毒品方面的文章,一直在寻找抑制毒品泛滥的方法。”熊相仔对记者说到,“如在拍《奏折》前,我在我国一个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一些毒品方面采访。

  “组织拍摄的禁毒公益微电影《奏折》,希望引起重视,希望通过打造第二个林则徐,达到虎门销烟的的效果,来宣传教育国人,自觉抵制毒品。”江西省禁毒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而熊相仔表示:“就是希望向全国人民敬上现代版的《奏折》,让广大全国人民观众看看中国吸毒情况多么严重,连禁毒第一人的子女都在吸毒。如果这么发展下去,我们国家真的就要毁在毒品上。

  禁毒重在宣传 无吸则无贩无贩则无制

  “毒品问题是三大难题之一,虽然这一难题很难解决,但要想有效遏制毒品泛滥,治本之策,不是打击,不是长期的戒毒,也不是社区安置。这些都不是治本之策,治本之策就是预防教育,就是宣传,认识到毒品的危害,自觉抵制毒品。正所谓无吸则无贩,无贩则无制。”禁毒专业人士表示,所以毒品工作就是三句话:打击非法供给,压缩非法需求,减少社会危害。

  因此,禁毒专业人士告诉记者,2013年,我省在500所学校建立近15000米长廊,专门宣传毒品的危害,并计划三年之内覆盖全省所有的学校。“就是想通过禁毒教育进学校,使学生加入这个队伍,减少危害。

  而熊相仔导演透露,为更好地宣传毒品的危害,达到有效地禁毒效果,目前其正在将《奏折》改成一部大电影,片名为《自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