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福利院下一站会去哪儿 成年孤残儿面临生存挑战

21.04.2014  12:31

他们年幼时被福利院收养,成年后却依然滞留于福利院。他们渴望踏入外面的世界,却常遭困难。

如果没有合适渠道,我们找工作很困难。”在南昌市社会福利院长大的钱芳已31岁,她去年底辞掉北京一家外企人事部的工作,重回福利院。18日下午,这名坐在轮椅上的女子述说着福利院孤儿成年后,重返社会的艰难与执着。

自强的姑娘还是回家了

钱芳患有小儿麻痹症,小腿萎缩,平时只能借助轮椅或拐杖。2001年上大学,2013年底回福利院待业,钱芳花了12年光阴,只为能融入社会,独立生存。

钱芳乐观、懂事。她从江西师范大学毕业后,选择“北漂”。在朋友介绍下,应聘上北京一家外企人事部门的一个职位。然而,“北漂”不易。“我每月薪水2700元,房租水电就要花掉一半。”钱芳苦笑着说,如果不是朋友介绍,她连面试的机会都未必有。在北京打拼数年后,钱芳终于决定辞掉工作,回南昌就业。“至少,我还可以住福利院,南昌认识的人也多。

记者了解到,钱芳应聘了南昌一家大型超市的人事岗位,正等回音。“这个职位估计月薪只有1600~1700元。”此外,房子、医疗、社保等问题也让她担忧,此中唯独没有谈及感情和成家。对此,钱芳确定地说:“在解决独立生存问题前,暂不考虑这些。

大龄孤儿该往哪里走

记者了解到,像钱芳这样的孤儿,在福利院有不少,他们常被称为“大龄孤儿”。钱芳可以说是他们中的佼佼者。

因身体残疾和不高的文化水平,这些年来完全独立出去的大龄孤儿并不是很多。对于未来,他们有些迷茫。“出了院门,都不知道往哪儿走。”一名孤儿告诉记者。

记者从南昌市社会福利院谭院长处了解到,目前院内有20余名成年孤儿,一些人在做临时工,一些身患重度残疾或有一定程度智力问题的孤儿的安置与就业,让福利院也无比头疼。

孤儿成年后,无法继续家庭寄养,如果不能进入社会,只能住福利院。”该福利院一名老师告诉记者,“近年接收的重度残疾孤儿较多,以后的安置是难以忽视的问题。

多渠道让孤残儿就业

对成年孤儿的现状,谭院长也很忧虑。“我们有一个想法,教他们操作工业用洗衣机的几个键位,洗院里的衣服练手。如果洗得比较好,就到外面的宾馆等接一些活,慢慢地让他们通过这个活计赚点钱。

谭院长说,还曾组织过女孩织毛衣、做手工品,销售收益,30%用于再生产,30%支付原料,40%给编织者。“可由于缺乏销售渠道,只是年末爱心人士或企业慰问时,买一点,导致现有大量的毛衣和手工品堆在仓库里。

前不久去香港考察的经历给了谭院长启发。

那边有个做法,残疾人机构和餐馆合作。像一家餐馆,常年做三种饮料三种饭菜。工作人员都是残疾人。经过训练,这些人会极认真地完成每一道程序,服务态度也颇受顾客欢迎。”她希望,日后可以在南昌开始这类尝试。

企业可委托定向培养

福利院大龄孤儿的出路在哪里?业内人士表示:“这里大部分孩子也渴望谈恋爱、结婚、生子、养家,福利院提供的岗位有限。面对社会激烈竞争,福利院出去的孩子竞争力不强。”该人士表示,要让大龄孤儿顺利重返社会,需要从“”到“”的转变。“仅仅依靠福利院显然不现实,社会力量的介入是一个趋势。

毕业于江西科技学院(原蓝天学院)的宋文蛟是国内一个知名民间公益组织的一名负责人,身为残疾人的他,长期致力于扶持残疾人就业成才。18日下午,宋文蛟随记者来到南昌市福利院。在参观了福利院孩子制作的手工艺品后,他表示,福利院可以考虑在网络平台上搭建一个公益网店,将孩子们的成品放在网上出售。

宋文蛟还提出,福利院可与公益组织合作,由公益组织为孤儿提供培训,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在徐州,一些本地知名企业壮大后会越来越多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委托民间公益组织为其培养特殊人才,帮助这类群体解决就业问题。南昌也可以尝试借鉴这种经验。

来源: 中国江西网—信息日报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