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募:公募10万亿不遥远 私募过万亿需5年

10.01.2014  13:19

  大资管时代下,各路机构混战正酣。

  券商的公募基金产品开始发售,公募业务已经不是公募基金专属领域。公募、阳光私募、券商资管等均可涉足。然而,公募基金并未停滞不前,借助互联网,公募基金规模2013年突破4万亿。对接余额宝的天弘增利宝书写了货币基金的新纪录—超过1850亿元。

  公募基金借助子公司已经杀入非公募领域,不过私募表示压力不大。私募也在寻求新的出路,例如盈峰资本试水家族信托。

  本期圆桌论坛分别邀请公募基金代表新华基金(博客,微博)副总经理王卫东、汇添富基金电子商务部总监杨纲、私募代表盈峰资本副总经理钱晓宇围绕资管行业进行讨论。

   子公司不改格局

  《21世纪》:各路资管机构都在抢食财富管理行业,公募基金纷纷设立专户子公司从事类信托业务,而私募和券商也可以申请公募业务。您怎么看待竞争格局?

  王卫东:公募基金也就是国外所称的共同基金,对于普通投资者这是世界上最公平最好的制度,阳光透明,收费低廉。国际上公募基金的考核标准就是与业绩基准比,按此标准中国绝大多数公募基金都超越了业绩基准,还有相当多公募基金也战胜了指数,这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

  但是2008年股市大幅下跌对投资者造成严重伤害,近几年股市低迷导致财富效应缺乏,加之媒体妖魔化宣传,投资者对公募基金误解甚深。

  公募基金最大的竞争优势就是可以吸引优秀新人加入,打造团队优势,特别是新基金法允许个人作为基金公司发起人,将大大改善公募基金的激励机制。

  钱晓宇:公募基金虽然从事私募业务,但在我看来,市场上是多成立了几家私募公司而已,公募基金即使不开展私募业务,也会有其他人或机构开展私募业务,所以公募子公司的出现不会改变私募行业的格局。

  私募的发展和进入者无关,主要还是和市场、管理人的业绩以及给客户的回报有关,而不在于有谁进来做私募业务,谁会抢占现有的资源和市场份额。

  至于是否开展公募业务,暂时内部我们没有酝酿这个事情。我认为盈峰资本的风格或追求的目标,是追求相对高收益,能承受适当波动率的客户,可能并不适合开展公募业务。

   公募十万亿可期

  《21世纪》:今年最为火热的是互联网金融大战,货币基金是主角,从美国市场来看,货币基金市场占据了整体存款市场的近40%,但国内市场上这一比例不足1%,未来国内市场是否能达到美国市场的这一水准?未来公司在电商方面会有何布局?

  王卫东:近期国内货币基金火爆,主要缘于银行存款利率市场化步伐缓慢,货币基金的主要投向就是银行存款,未来随着银行资产错配状况得以修复和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货币基金的收益将大幅下降,趋之若鹜的各类“宝丝”们就会鸟散了。根据投资者对高收益的追求和风险偏好,我估计中国货币基金市场一时难以达到美国的水准。更重要的是,各家银行也在加快移动互联网发展步伐和利率市场化速度,移动互联网作为重要的营销工具,将成为各家金融机构的标配手段。

  钱晓宇:私募和公募的区别是客户定位不同,私募是精品店,公募是百货超市,公募基金定投可以100元起来,而私募一百万起则就算零售业务了。互联网金融是面对大众,以量取胜,而我们的定位是中高级客户,为中高级客户来做有特色甚至一对一的服务。

  杨纲:因为我们有了互联网,货币基金的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个人认为今天中国的利率市场化速度将显著快于上世纪70~80年代的美国。而未来中国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货币类投资理财产品将更丰富而多元化;同时我们要看到利率市场化后的货币基金竞争力将减弱。因此货币基金达到美国那样占据的近乎40%存款市场的水平还会有很长的路要走;短期内不太可能。

  《21世纪》:展望一下,您所处的行业未来前景,公募基金何时能上十万亿?私募会否出现并购,规模会突破1万亿吗?

  王卫东:从全球看,二级市场投资规模远远大于PE、VC,美国的私募2万亿美元,对冲基金2万亿美元,公募是20万亿美元,相差一个数量级。未来10年,随着中国老百姓财富积累的速度越来越快,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前景长期看好。特别是二级市场,IPO开闸后,大量企业上市,管理存量资产的二级市场占比越来越高,未来二级市场一定是最大的资产管理市场,公募基金行业未来将获得大发展,达到十万亿元的规模并不是遥远的事。随着经济复苏,特别是高利率的信托理财产品刚性兑付的神话破灭,无风险利率回归正常水平,资金涌入资本市场是必然的。

  钱晓宇:做私募的人一般个性化比较强,所以私募领域的合并未来会比较少见。未来国内资产管理公司一定会上市的,特别是适合做公募产品的公司,政策放开后,规模到了五百亿至一千亿,一定会上市。

  现在阳光私募的运作和国际上通行的运作和生存环境相差太远了,现在阳光私募在走准公募的道路,通过信托发行,除了门槛比较高和公募没有区别。

  未来整个私募资管管理规模肯定会上万亿元,具体什么时候能实现很难预测,但是我知道一定要有前提,那就是监管层面和法律层面,私募基金或私有资产管理公司在法律上和公募基金的法律地位一样、业务开放,以此为试点,再过五年,应该能达到上万亿元。私募必须有生存空间、有地位以后才可想象1万亿元。

  《21世纪》:预测一下,未来十年,资产管理行业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王卫东:随着管制的放松和资产管理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未来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趋势就是差异化竞争,各类资产管理机构设计形形色色的产品,从低风险到高风险,以满足各类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的需求,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各个资产管理机构也逐步形成自身的特色,改变现在这种同质化竞争的态势,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

  杨刚:我们认为资产管理行业,尤其是基金公司从投资管理机构转为财富管理机构将成为趋势。在未来的十年内,行业都会朝着财富管理这一方向不断升级,也将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我们可以设想到很多变化的出现,比如,资产管理行业的规模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全面理财时代来临,资管机构总的规模上升,行业出现分化和整合,国内可能诞生真正的投资顾问群体等,但这些变化是否出现还需要时间来检验。但在未来,互联网成为资产管理的销售主渠道是我个人感觉非常明确的方向。(编辑 曹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