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大户鲁建平的忧和喜

25.03.2015  17:38

  新华网江西频道3月25日电(记者李美娟)今年44岁的鲁建平是江西崇仁县石庄乡尧家村建平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正是春耕备耕时节,鲁建平向记者诉说着他的忧和喜。

   上门的订单不敢接

  2010年,鲁建平联合村中志同道合、业务娴熟的农户组建了这家合作社。近年来,鲁建平和他的合作社先后投入200多万元购置大型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等,依托机械化种植发展现代农业,尝到了规模化种植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甜头。由于技术好,服务点水稻长势喜人,鲁建平和他的合作社赢得了农户的赞誉,还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

  今年开春,外地的农业部门组织种粮大户找上门来,邀请鲁建平前去传授技术。鄱阳县的一名种粮大户想直接与他签订3000亩农机服务协议,加上县里的,今年有七八千亩农机服务订单向建平农机专业合作社“招手”。

  “有这么多订单,我们很高兴,就是吃不消。”鲁建平说,“鄱阳等跨区作业和自家的耕种时间重合,接下外地订单,必定错过自家的栽插日期,只能挤出时间过去进行技术指导。

  说到县里的订单,鲁建平遗憾地说:“因为设备不够,眼看着上门的订单不敢接,只能承担老客户绿丰农机合作社的近3000亩的机械育插秧服务。

   贷款有点难

  不断更新充实设备来提高服务效率,这是鲁建平和他的合作社不断壮大的必然选择。2014年,合作社仅插秧机就添置了9台。

  为扩大服务范围,提供高效、优质的农机服务,鲁建平告诉记者,本打算今年开春就添置日工作面积40亩的高性能插秧机2台,可眼下,因为贷款难计划面临泡汤。

  “年前,我向农信社提出贷款20万元,手续都办了大半,又说我在农村拥有的两栋房和几十台农机不能获得抵押授信,必须找人担保或拿商品房房产证抵押,贷款才能办下来。”鲁建平有点泄气,“农村的房子再好也贷不了款。

  鲁建平反复盘点身边的亲友,感叹道:“符合条件的几乎没有。

   土地流转难度增大

  目前农村一种普遍的方式是,农户将土地向合作社或种粮大户流转并从中获益,种粮大户通过流转扩大种植面积,连片经营提高产量、节约生产成本。但是,现在不少农户为了利益最大化,他们或向种粮大户竞价承包,或是通过一年一包来调整土地承包价。

  “每年岁末年初,种粮大户都得挨家挨户签订当年承包合同。而且,价格随时在变,如果不加价,户主可能把田承包给别人。”鲁建平说,自出现竞价承包,那些偏远、偏小的稻田,每亩价格提高到近300元,大一点、条件好的已经突破了500元,比过去翻倍,未来还能不能继续种无法预知。

  “稻田不能连成片,不仅生产投入增大,劳动强度也会加大。”鲁建平期望有关部门能出面协调,促成土地五年或多年一签,保持相对稳定的耕种环境。“时间长点,也有利于我们兴修水利,优化稻田耕作条件,是两全其美的事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