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作弊:考生用老鼠须写作弊奇书

05.06.2014  17:23

   科举考试绝对是古人改变命运的时刻,若是榜上有名,真可谓鲤鱼跃龙门一步高升了。可这机会也不是人人都能把握住的,怎么办呢?于是,生出了五花八门的作弊“奇招”。就这样,一场作弊与反作弊的攻坚战拉开了帷幕。

  备战区

  这场作弊之战可不只是在考场里面进行的,从准备进入考场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你攻我守,打得不亦乐乎。

  攻方 用老鼠须写作弊奇书 方法:夹带

  诗书不精的考生绞尽脑汁想把有关考试资料私藏衣物中,带入考场。

  有人将科考相关内容用蝇头小楷字抄在纸片上,然后做马褂一件,将抄袭文平铺熨帖其上,胸前为《论语》、胸后为《孟子》、衣袖为《大学》。还有考生将上衣的里外面都密密麻麻地抄满了科考的范文,约有20万字。

  用衣服“做文章”只是其中一个手段,使用小纸条也是自古就有的。清代的考场上就曾出现过15块长43厘米,宽42厘米特制的黄绢,抄录内容极其丰富,约有40万字。它的第一块黄绢竟是整个抄本的目录,每条目录还都有编号,利用它可以十分快捷地找到其余14块黄绢抄录的资料。

  南京江南贡院陈列馆中,有一本《五经全注》,长约5厘米,宽4厘米左右,厚度还不到1厘米,书上的字简直如跳蚤一般,小小的一粒米就能盖住8个字,这可算得上作弊奇书了。据说,小纸条上抄大段的文章还有特殊的工具——老鼠须,而且得是精选韧度极好的鼠须才能胜任,现代的笔是怎么也写不出那么小且清晰的字的。

  考生的夹带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清稗类钞》中记载:“入场者……私藏于果饼及衣带中,并以所携考篮酒鳌与砚之属,皆为夹底而藏之,甚至有帽顶两层,靴底双屉者。

  守方 入场搜检须解衣脱帽 方法:安检

  朝廷为防止各种各样的夹带,决定对考生进行“安检”,据记载,唐朝省试时,在考生入场时要“搜索衣服”,以防“怀挟”作弊,规定考生进入贡院时,只准携带餐具、水、炭等用具入场。

  金代的搜检更是特殊,为防止考生夹带,命其沐浴,“官置衣,为之更之”,不过该制度不久便被废除了。明代科举检查更为严苛,规定考生进入考场时必须解衣脱帽,接受监门军吏的搜检,“上穷发际,下至膝踵,裸腹赤趾,防怀挟也”。

  到了清代,对考生的随身物品、搜检程序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士子入场,衣服器具均经定有成式。”康熙年间规定:“凡考试举子入闱,俱穿拆缝衣服,一单层鞋底。”并开始对衣着鞋物等进行限定。乾隆时期又增添了“皮衣去面,毡衣去里”的规定。

  在乾隆年间顺天乡试时,乾隆帝派人到考场检查,头场搜出夹带者21人,二场又搜出21人。没敢私藏小抄的士子中有68人交了白卷,300余人没有答完,更有200余人文不对题。二场点名不敢入场弃考者有2800多人。不仅如此,在贡院外,“抛弃蝇头小绢,堆积于墙阴路隅者,更是不计其数”,甚至“有含于口颊,而搜检时咽入腹中者”。看来,考场前的严密“安检”对夹带之风确实起到了打压的作用。

  结果:守方胜

  攻方 薙须掩饰年龄替考 方法:找“枪手

  夹带这条路可能走不通了,对想作弊的考生而言,那就得准备另觅途径,这不,又找着一条路——代考,也就是俗称的找“枪手”。

  代考无非有两种情况,一是直接让人冒名顶替,若是从县试到道试、从初试到复试都雇同一个人顶替代考,录取的时候本人再出面,这种就称作“一炷香”。《清高宗实录》记载,乾隆年间,江西省兴国县童生刘某,雇请自家的私塾老师入场代考,并许诺谢银六十两。因为两人的年龄相差较大,私塾老师还特意“薙须入场”。另一种则是把请人代做的试题设法传入场内。

  “枪手”的紧俏形成了一个专为谋利的新职业——代考人群。他们不仅有分散的个人行为,还有专门的团体机构。他们往往在科考之年,招集能文之士,在偏僻处租赁房屋,招揽生意。

  守方 身高胎记写入“准考证” 方法:提供完整资料

  早在唐朝,朝廷就要求考生提供有详细体貌特征的履历。

  清朝时期,考生赴考前需要亲自领取“院试卷结票”,也就是准考证,如果在赴考的时候忘记带了,那很遗憾,考试资格将被取消。“院试卷结票”上不仅写有考生的基本信息,还必须填写参加科考次数、成绩以及三代人基本情况的“家状”。此外,考生还要有两个保人,以备在领取考卷时查验考生的真实身份。

  没有照相术的清朝,准考证上只是简单勾出了考生的相貌,另外用文字描述考生的身高、有无胡须、胎痣等身体特征。

  《履国丛话》记载:做事较真的胡希吕巡视考务,考生中有“”而准考证上是“微须”的考生,一律认为是冒名顶替。考试中,他还逐一复查,一“微须”的考生被驱逐,说道:“大人不知‘微’有‘细小’‘衰落’等含义……”不等说完,胡考官就训斥道:“汝读书竟不知‘微’作‘无’解耶?”“微须”考生应道:“乾隆帝几次‘微服私访’,‘微’若为‘无’,何解?”胡希吕被驳得哑口无言。如此看来,这准考证还是有漏洞可钻的。

    1 2 下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