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报]构建科学财税体制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16.12.2013  13:16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进一步提升了财政的重要性。同时,从国家治理的高度看财税改革,强调构建科学的财税体制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明确事权   专家观点(王乔):当前,财税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是,地方支出责任偏大,中央支出责任偏小,事权重心过度下移,容易引发矛盾并导致政府效率低下。如何理顺中央和地方事权与财权关系问题无疑是最受关注的。《决定》提出要“明确事权”、“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这些表述背后强调了支出责任。显然,上移部分支出责任和事权是今后改革的方向;同时,将给地方更多自主权,使之更有积极性因地制宜考虑地方财税体制改革。      关键词:改革税制   专家观点(王乔):改革税制必须在稳定税负的前提下进行,两者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考虑到养老、医疗、教育等多种公共服务的支出压力,税负不可能大幅度下降。另一方面,“稳定税负”虽是新提法,区别于过去所说的“结构性减税”,但其表述背后,意味着未来国家将继续坚持结构性减税政策。“营改增”、中小企业税收优惠等举措将继续为企业和社会减负。税率下调,税基可能扩大,税收收入仍会增加。同时,房产税、资源税、环境税、消费税等可能推进的税制改革,有望呈现适当增税效果。   江西在税制改革的进程中应采取主动措施,结合本省情况,在规范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层面给予更多政策支持。比如,可积极申请稀土资源税由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加强对我省的稀土资源保护。可争取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享受的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扩大到全省。考虑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应积极争取环境保护“费改税”在我省试点。      关键词:透明预算   专家观点(王乔):目前,我国虽然实现了编制四本预算的全口径预算,但管理办法却有差别。政府基金预算表面是一本预算,实际并不透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也继续加大统筹使用的力度。因此,亟待进一步规范政府预算制度,实现全口径预算公开透明。   科学的财税体制是可持续的财税体制,是能够妥善地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的体制,这需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这意味着政府改革决定着科学的财税体制推进速度。另一方面,只要政府预算足够透明,政府改革的许多难题就会迎刃而解。“透明预算”这一技术性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又将对整个制度改革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文章链接: 构建科学财税体制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