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市科技局2013年度科技工作情况及2014年度工作要点

12.11.2013  19:28

 

(2013年11月5日)

 

一、2013年完成的主要工作

(一) 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有了新定位。 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上半年上饶市召开了全市科技创新暨科技奖励大会,根据《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科技协同创新的决定》(赣发[2012]12号),结合上饶市科技创新工作实际,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了《中共上饶市委、上饶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的出台,为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确立了新定位,提出了新思路,明确了新目标,必将有力地推动上饶市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会上表彰奖励了市科学技术特殊贡献奖1项,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1项。

(二)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呈现新态势。 光伏、金属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新型建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光伏产业已成为上饶市极具影响力的支柱产业,金属新材料及稀贵金属产业后来居上,极具潜力,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初显链式发展的态势。据统计,到10月底,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8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3%,其中光伏产业逆势而上,实现增加值7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

(三)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有新成效。 一是上饶市获国家“863计划”立项实现零的突破。 今年上饶市申报国家“863计划项目2项,已有1项获立项并签署项目合同。 二是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申报立项成效显著 。今年全市科技系统共组织申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引导资金项目10项,其中江西黄金玻纤有限公司“年产14000平米建筑新型保温材料耐碱增强玻纤网格布”、江西博能客车有限公司“年产2000辆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技改项目”和江西晶科能源有限公司“1000兆瓦太阳能电池组件产业化”、江西德源欣茂铜业有限公司“年产1.8万吨低缺陷耐电晕漆包线产业化”等4个项目获得立项,获扶持资金3000万元。 三是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申报立项效果良好 。今年全市共组织申报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申报38项,其中10个项目获得科技部立项,获国家科技经费740万元。

(四)产业研发平台建设迈出新步伐。 上饶市积极围绕六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通过在重点骨干企业、高等院校组建研发平台,着力培育行业性技术创新的“源头”和技术服务的主要承担者。在已组建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积极引导企业创造条件申报省级研发平台。上半年,上饶市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成功组建“江西省光伏发电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五)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有新成果。 长期以来,上饶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偏少。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一直是我们的重点任务。今年,我们在近几年连续引导培育的基础上,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6家,目前已通过专家评审。

(六) 国家级科技富民强县计划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计划立项有新进展。 一是今年上饶市申报国家科技部2013年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3项,其中万年县“万年贡米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和婺源县“婺源有机绿茶标准化生产综合技术示范推广”2个项目获得立项,分别获得170万元和155万元国家科技经费扶持。目前,全市已共8个县获得国家级科技富民强县计划项目支持,2个县获得省级科技富民强县计划项目支持。二是江西金龟王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娃娃鱼(大鲵)工厂化人工繁育和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江西兴安种业有限公司“优质高产杂交稻新品种建优381繁育推广”和江西省曹溪风味食品有限公司“双酶水解与膜分离耦联技术生产珠肽粉中试”3个项目获得国家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计划立项,各获得60万元国家科技经费扶持。

(七)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步入新方阵。 今年九月份,上饶现代农业科技园被科技技部批准为上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这是我省继南昌、井冈山、新余之后第4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根据省科技厅的统一部署,配合省厅对上饶市余干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玉山怀玉农业科技示范园、婺源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上饶现代农业示范园和鄱阳县新安生态农业示范基地进行了建设绩效总结,顺利通过了省级评估。至此,上饶市已有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和10个省级农业科技园、2个省级鄱阳湖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实现了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与鄱阳湖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在12个县(市、区)全覆盖的工作目标。

  (八) 专利工作呈现新亮点。 一是 鼓励专利申请,促进技术创新。到今年9月底,上饶市申请专利68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12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70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298件,授权专利408件,其中发明专利16件,实用新型专利  232件,外观设计专利160件。预计今年专利申请量能突破800件。从三种专利申请比例反映上饶市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后的改进创新工作仍然活跃,花色品种的新设计工作也得到了改善,全市发明创造积极性日益高涨。 二是 组织上饶县、婺源县、万年县和广丰县4个县申报“江西省知识产权富民强县示范县建设专项”,其中上饶县和婺源县分别获得60万元和50万元省级科技经费资金支持。 三是 组织江西斯德尔电气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申报“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产业化专项”,其中江西斯德尔电气有限公司的“太阳能与市电互补供电器”、江西东方豹紧固件有限公司的“钢基铜网复合衬套的规模化生产”等5个项目获得批准,获得的扶持资金均在10万元以上。

二、2014年工作要点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饶发[2013]7号)和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第二阶段总体要求,2014年,上饶市科技工作将继续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以科技大开放为动力,以协同创新为抓手,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以六大优势高新技术产业为重要依托,深化和扩大产学研合作,加强项目申报实施,突出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明年将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和推进创新载体建设。重点做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申报、创新型产业培育工作。计划培育申报江西寸金、百川电导体等高新技术企业10个,培育万年精细化工、玉山轴承等创新型产业基地(含科技孵化器)5个,培育纳宇纳米、世纪长河新电源等创新型企业10个。

(二)加强和推进创新平台建设。重点做好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研究室的完善升级和挖掘培育工作。计划申报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及省级重点实验室各1个,培育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研究室)5个。

(三)加强创新团队培育建设。重点围绕有色金属加工、光伏及新能源、生物科技、光学材料、机械电子、医药化工、新型建材和绿色食品加工等产业,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培育创建创新团队5个,并以市级团队为基础,申报省级创新团队。

(四)加强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立项工作。 一是 重点做好江西晶科能源公司、江西世纪长河新电源有限公司、江西昌硕户外用品有限公司、江西迪瑞合成化工有限公司、江西新金叶铜业有限公司、江西东方豹紧固件有限公司、江西鸥迪铜业有限公司、江西金龟王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辅导服务和项目培育申报工作。 二是 做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积极协同县(市、区)科技部门,以工业园区为主要对象,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从中筛选30项申报国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

(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一是 抓好农业科技园与鄱阳湖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加强10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和2个省级鄱阳湖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重点指导德兴省级农业科技园申报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二是 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科技支撑能力 围绕上饶市十大地方特色优势产业,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科技”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支撑引领作用,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 提高农业科技项目的立项争资能力 加强种养加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农业科技项目的立项申报水平。重点抓好科技富民强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星火科技等国家级、省级重大重点计划项目的申报、立项、绩效管理工作,以项目带动农产品增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六)加强科技协同创新工作。以上饶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关键技术研究为目标,选择上饶市优势产业,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共建实验室或研发机构,以共同研发新产品、改进生产工艺、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等多种方式开展产学研合作,形成以项目为纽带、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鼓励企业引进国家“千人计划”和赣鄱英才“555”工程等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组建科技协同创新团队,围绕上饶市重点高新技术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力争取得一批关键技术的突破。

(七)加强科技人才培育工作。继续发挥科技奖励对上饶市经济转型升级中的激励作用,重点做好省级、市级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工作;做好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及市信江英才“866”工程人选的推荐工作;重点帮助晶科能源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才,争取省里引进高端创新领军人才千万级专项扶持资金的支持。

(八)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一是加大投入。 争取财政支持,增加财政专项投入,加大对三种专利申请的资助力度,激发知识产权创造热情。在今年专利申请量预计可达800件的基础上,明年争取“翻一番”。 二是培育中介服务机构。 创办或引进至少一家专利中介服务机构,鼓励中介服务机构深入企业,帮助企业挖掘技术创新成果,及时组织专利申请。 三是建立企业知识产权联络员制度。 全市计划培养100名企业知识产权联络员,密切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与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联系,畅通高效快捷的知识产权服务渠道。 四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借助省知识产权富民强县专项工作,全面推动县(市、区)设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为知识产权维权工作建立一支基本队伍。强化知识产权执法维权培训,提高全市知识产权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切实发挥为知识产权权利人“保驾护航”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