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队员讲述在南极的日子:去过才会真正爱上
4月12日,中国第三十二次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返回位于上海的基地码头。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供图
“雪龙”号回家了!
4月12日,经过长达158天惊涛骇浪、冰雪交加的考验后,中国第三十二次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返回位于上海的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此次科考共完成45项科学考察项目和30项后勤保障与建设项目,使我国在南极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丰硕成果的背后是那些可爱的科考队员。记者采访了部分队员,其中有队长、水暖工、厨师……听他们讲述真实的南极生活。
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野外,队员从怀里掏出用体温焐热的酱牛肉当午饭吃上两口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皑皑雪山和冰冻的海面,第三十二次南极考察队的成员们就从睡梦中醒来。最早起床的是厨师王飞,他悄悄走进位于雪龙号船舱的厨房,点火、烧水、煮粥,为队员们准备各式早点。而身在格罗夫山营地的方爱民、冰盖机场的张体军和中山站的王刚毅,也都陆续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
中国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静静停在冰盖机场上,固定翼工作队队长张体军带领队员按时到来,开始了新一轮试飞的筹备工作。为达到最佳测试状态,综合考虑天气等因素,张体军决定在下午3点开始试飞,经过七八个小时航程,大约夜里10点多结束,之后再进行数小时的数据收尾。这意味着,整个团队要从早上奋战到第二天凌晨。
然而张体军并不觉得辛苦,他最怕的是“雪鹰”生病。有一次自动驾驶仪出现故障,飞机无法按照恒定速度、高度和姿态飞行,迫使本该由机器控制的部分不得不移交给人控制。“长达七八个小时的飞行完全由机组人员手动操控,其劳累和危险程度非外人所能想象。”张体军心急如焚,费尽周折调度,终于将所需配件在三天内由北半球送到了与世隔绝的冰雪大陆。
同一时刻,在东南极内陆,距离中山站600多公里的格罗夫山,由方爱民队长率领的格罗夫山队已经抵达了营地。他仔细观察了天气,决定乘雪地车向作业地行进。格罗夫山区美丽而凶险,常年风雪肆虐,到处是陡峭的冰崖和巨大的冰缝,稍不留神就可能迷路或跌落深渊。这里又是科研的天然实验室,珍贵稀少的宇宙陨石、可供观测的冰盖进退、万年演化的地质地貌……只要天气允许,方爱民团队还是会争分夺秒地去进行实地考察。他们10个人分成若干组,以联络基站为中心分散活动。接近晌午,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野外,有的队员从怀里掏出用体温焐热的酱牛肉吃两口,继续干活。“今年除了找到630块陨石,在冰盖进退、地质构造等领域也有新发现。”这是方爱民第二次来南极考察,令他最欣慰的是,格罗夫山考察终于从单一走向综合,从单纯搜集陨石走向地球化学、冰上地质学、地球物理探测等综合性科考。
早上9点,驻扎在中山站的王刚毅师傅,刚刚完成例行管道检查。他是中山站的水暖工,负责站内的用水维护,包括管道维修、暖气供应和污水处理等工作。王师傅年近花甲,但身体硬朗、笑声洪亮。这是他第二次参加南极科考,时长均在500天以上。据王师傅回忆,在一个极夜的晚上、7点钟左右,他突然发现水管爆裂、满地是水,立刻进行抢修。其他人员也都出来帮忙,终于在10点钟把水管修好了。“极寒之地,没有暖气万万不行,如果抢修得再迟一些,水管冻裂导致管道系统瘫痪,后果不堪设想。”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