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忠:宜春需将生活垃圾分类进行到底

05.05.2015  00:36

  日前,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商务部联合印发通知,确定包括我省宜春市在内的26个城市(区)为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区)。值得一提的是,宜春系唯一一个首批被确定为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区)的江西城市。

  众所周知,宜春是红色革命老区,著名的铜鼓县是“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江西省十大红色景点”,且宜春文化积淀厚重,历来为“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环境特点是,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被确定为江西省唯一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区},似乎在人们的情理之中,但笔者认为,要想保持住荣誉称号,需将生活垃圾分类进行到底,最终形成产业化格局,是科学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首先,高铁,航空时代的到来,为宜春的大发展,大繁荣,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活力,现代人最大的享受生活之一是旅游,尤其是红色革命老区,是必看的热点,加上宜春是个生态旅游城市,来自国内,甚至是国际的游客,经常会出现人山人海的景象,虽然对旅游产业大发展带来机遇,但问题来了,大量的生活垃圾,如果不及时和有效地处理,必将对当地的环境污染,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将是当地主管部门和领导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应该说,宜春的荣誉来之不易,是有关环卫职能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曾经有一段时间,记者曝光,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例如,记者发现有些垃圾箱内垃圾混放,根本没有实现分类的功能。环卫部门在清理垃圾时,也无法有效地进行分类存放,分类垃圾箱可谓“有名无实”,遭遇尴尬,针对实施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环卫职能部门,没有掩盖,弄虚作假,而是配合媒体,集思广益,让民众出主意,想办法,经过一段时期的改进工作,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有了很大的起色和进展。

  其次,以人为本,从意识形态入手,在逐步解决政府的环境管理存在的盲区问题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市民坏习惯问题,特别是市民对垃圾分类处理的生态意义和社会意义还了解不多,理解不深,的问题,加大宣传力度,变被动为主动,调动起民众好习惯意识的养成,及引导健康的绿色环保生存生活方式。

  最后,市政府及环卫部门出台,鼓励扶持政策,吸引更多的企业争做这个产业,企业有盈利空间,最终将垃圾分类做成产业化,魔鬼变成宝贝的同时,更是美丽宜春,科学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