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晓川:“集体”行贿局长折射管理缺失

13.10.2015  09:04

  32名平顶山地税系统干部,包括6名下辖市县区局长、副局长,向时任平顶山市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耿全忠行贿买官。耿全忠还咬出了自己代别人行贿河南省地方税务局局长赵亚平的犯罪事实,后者被中纪委调查。(10月12日 中新网)

  买官卖官自古以来就是官场的通病,古代就有捐官一说。时至今日,还是有很多的人通过金钱达到自己仕途升迁的目的。买官卖官相对于其他行贿受贿来说,行为更加恶劣,影响更加深远,特别是如此大规模的买官卖官,更是让人心寒。

  这一期买官卖官案与其他不同之处是发生在地税系统内部,之所以会出现32名干部买官,与地税系统的体制是分不开的。

  在公务员体制内的人都应该清楚,地税系统是一种垂直管理的,人事任免与地方关系不大。地税系统的干部要想获得提升,单位一把手或者上级一把手的作用不容小觑。就那县一级政府来说,提拔干部要经过常委会,还有组织部、人事局、纪检委等部门。地税系统则不然,他们只要核心的几个人开个内部会议就能把人事变动定下来。更有甚者,单位一把手可以说了算,想提拔谁就提拔谁。这也是造成那么多人员花钱买官的部分原因。

  如果一个单位,又或者一个系统有那么一两个人买官,可以说是个别人的问题。那么,如果像平顶山地税系统这样,一下子牵扯这么多人,可就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他透露出的是体制上的缺陷、上层管理部门的失职等等。

  最近热映的《琅琊榜》中,麒麟人才“苏哲”曾论述梁国的时政,他大意是说:梁国官员不做本职内的事情,而是过多的谋权术,靠一些小手段升官发财,原因就在统治者,也就是梁王的“上梁不正”。

  透过平顶山地税系统的买官卖官案,我们也不难看出,系统内部一些人乐于依靠买官卖官达到自己的目的,获取自己的利益的满足,这就是一个风气的原因。最后幕后的始作俑者就是那个大老虎——河南省地方税务局局长赵亚平。

  管理的缺陷让人们不能通过正常的渠道而获得升迁,也只有靠一些小手段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