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积极探索增减挂钩拆旧区农民安置模式

25.02.2014  19:34

为妥善做好增减挂钩拆旧区农民的安置工作,宜春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出四种增减挂钩拆旧区农民安置模式,取得明显成效。 

撤村并居。靖安县罗湾乡是一个山区乡,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高山移民多,安置用地十分紧张,在2010年增减挂试点时,该乡经过科学谋划,按照“规划先行、合理用地、典型示范、分步实施”的思路,率先在全市实施农民公寓安置,分期分批安置了487户拆迁户,节省新增用地182.1亩,搬迁后的宅基地经过复垦整理新增耕地200亩。

合村并点。对自然条件差、居住分散的多个村庄,通过重新规划布局,合并建设一个新村庄。袁州区三阳镇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将几个分布零散的自然村集中建设在一个地理条件较好的山坡上,原有宅基地复垦后新增耕地面积67.49亩。

拆建并举。高安市灰埠镇境内以丘陵为主,农民建房分散,灰埠镇选取小港村金家为增减挂钩项目区,拆旧区面积30亩,其中就地安置及老年公寓项目用地10亩。

聚集集镇。宜春市增减挂试点工作启动后,袁州区西村镇、上高县泗溪镇等乡镇鼓励集镇附近村庄内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到集镇就业、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农民到集镇置业,并将村内空闲宅基地进行复垦整理为耕地。

据悉,2010-2013年,宜春市10个县(市、区)共有54个项目区列为全省试点,项目区总规模56537.79亩,其中拆旧区面积29189.61亩,建新区面积27314.80亩。目前,共有17个项目区通过省厅核查,批复周转指标6297.66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