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称花钱可买“内部”指标 擦亮眼睛看清五类高招骗局

27.06.2014  12:23

  6月28日,我省考生开始填报高考志愿。7月6日,我省将正式启动高招录取工作。每年这个时候,一些考生急于上学的迫切心理和家长寄希望于违规录取的侥幸心理,让一些不法分子有了设置骗局的可乘之机。

  6月26日,记者梳理了近年来我省出现的一些典型高招骗局。省教育考试院招考专家提醒,考生和家长一定要坚信:在高招录取中,没有人可以用钱买分数,没有人可以在高校招生中享受特权;不要轻信招生中介(机构或个人)所谓拿钱能买到指标之类的承诺。

  冒充高校招生人员 真相:高招实行网上录取,不派招生人员

  骗术:不法分子谎称自己是招生中介机构工作人员或学校招生代理人,可以花钱买分数。

  回放:曾某在南昌某学院读书,由于曾某表弟高考成绩不好,曾某便想花钱帮其找个学校。2008年7月下旬,曾某在学校围墙上看见一条高招信息,上面留有招生人员李某的电话号码。曾某拨通电话,对方自称是某学校招生办主任。随后,两人约在一茶楼见面。李某表示,自己可以帮曾某表弟拿到某学院统招艺术专业的指标,费用是3.1万元。曾某将信将疑。李某称,招生资料可在网上查询,曾某可确认后再给钱。

  7月27日,曾某应李某之邀来到该学院会议室,在网上查询到表弟的录取情况。曾某释疑,将3.1万元交给李某,李某开具了收条。其间,李某向曾某出示了身份证,并称可以确保在8月5日前将录取通知书邮寄至曾某家。

  2008年8月5日,一直未等到录取通知书的曾某赶到与李某交易的学院,不料学院称根本没有李某此人。曾某这才意识到被骗了。经警方调查,李某等4人均使用假身份证,并伪造新生保录协议书和高校印章,骗取了多名家长,涉案金额达28万元。

  提醒:现在高招录取工作全部实行异地远程网上录取,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信息,按志愿和分数安排投档,根本不需要学校派出所谓的“招生人员”,任何人为因素都不能影响投档结果。在录取过程中,没有人可以用钱买分数,没有人可在高校招生中享有特权;除省级招生部门外,任何机构不得进行普通高校招生。

  花钱买“内部”指标 真相:追加的招生计划仍靠分数说话

  骗术:根据教育部规定,各高校每年会预留1%的机动计划,用于调剂到生源好的省份录取高分考生。由于机动计划存在临时追加的情况,骗子便谎称可通过关系或花钱弄到所谓“扩招指标”。

  回放:2013年高考结束后,南昌市的张同学成绩不理想,正一筹莫展时,碰上了“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我有内部指标,掏钱就可以上名牌大学。”一名自称姓万的男子发了一条短信到张同学的手机上,称他是“解放军总政现役军官”,只要花点钱就可帮人搞定“上大学”的事。万某还发来一张身穿军装的中年男子照片和一张现役军官证件的照片。

  张同学一家抱着试试的心态和万某接触后,先后给万某汇去6000多元。后来,张母多次联系万某询问儿子上大学一事的进展时,万某总是百般推诿。张家起了怀疑,于是张父托朋友查证万某的军官身份,发现解放军总政现役军官中无万某此人,遂报案。

  经警方调查,万某所有身份信息均是假的,发短信的手机号码也是未经身份证办理的临时手机号。

  提醒:省级招生部门批准追加招生计划录取的考生,都有严格规定,考生分数必须达到规定分数线。对于考试成绩低于分数线的考生,家长最好不要有不切实际的想法,以免上当受骗。

  “计划外招生”指标 真相:其实是自考助学之类的教育

  骗术:一些不法分子谎称可以搞到高校的计划外招生指标(所谓的小计划),而且这些高校都是国家正规高校甚至是重点大学、军事院校,只要缴费后就能到校就读。

  回放:2012年,新余市刘女士的女儿参加高考,但成绩不理想。眼见快9月份了,这时一个自称北方某知名高校招生办的“万主任”突然来电,称他们通过内部招生系统得知刘女士女儿情况后,觉得学校剩余的几个计划外指标很适合她,缴费入学后专业可任意选择。几次通话后,刘女士一家觉得这事挺靠谱。

  就在刘女士准备按照“万主任”要求汇去第一笔5000元入学费的头天晚上,在小区走访的社区民警小李得知此事,急忙连夜赶到刘女士家,向他们揭穿了骗局。

  提醒:这种以“计划外招生”的名义向家长收取费用,实际上是以假乱真,故意把网络教育或自考助学、成人高考补习班之类的教育混淆成所谓的普通高考“计划外招生”。等学生到校上学后,有的甚至临近毕业,才发现自己并不是国家承认学历的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录取的学生,而是这些学校自考助学班招收的学生或网络教育学院的学生。考生和家长把握不了,可以到各级招生部门询问,以辨别真伪。

  学校增加自主招生指标 真相:自主招生早就在一本投档录取

  骗术:高校在自主选拔过程中,由于招生对象(学科特长、学业优秀生)的不同,招生测试的组织方式不同,信息发布的内容及时间也不同,导致一些考生和家长不得要领。一些不法分子趁机“主动”上门,为考生和家长“服务”,谎称可游说学校有关部门增加自主招生指标,骗取家长钱财。

  回放:2005年高考后,有传言称,上海某大学女副教授李某等3人招生“有门路”,只要读几个月预科班,通过自主招生考试就能进入名校就读。顿时,江西、山西的一些考生和家长闻风而动。李某等3人得以骗取45名江西、山西学生的441.5万元,然后联系民办学校、培训中心、成人教育学院等开办了虚假的“预科班”和“美术精品班”,安排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

  2006年春节后,3人让学生假冒留学生骗取高校入学名额。但有一所大学在审批入学申请表时发现,学生均就读于国内高中,父母的出生地和工作单位也都在国内。2006年8月22日,公安机关抓获李某等3人,所有“作弊”学生的录取资格均被取消。

  提醒:经教育部批准可进行自主招生的高校已向社会公布,取得自主招生资格的考生要参加高考,达到规定分数线后,统一安排在第一批本科进行投档录取,学校“自主招生”没有后门可走。凡有人主动提供所谓的“自主招生”服务,其动机都涉嫌不可告人。学生及家长如认为在“自主招生”过程中受到不公或发现有违规之举,有权向学校纪检部门或省教育考试院申诉。

  给学生发录取通知书借机收费 真相:录取通知书由高校邮寄,考生免费接收

  骗术:一些所谓的“招生中介机构”或“招生代理人”转给考生录取通知书,并收取一定费用。很多时候考生根本就没报考该校,却莫名收到“学校”寄来的录取通知书。

  回放:2006年5月,南昌某数控机电技术学校的负责人万某某、王某、余某等4人,在南昌一所大学租房,利用该校图片资料印制招生简章和录取通知书,然后在全国十余省市实施招生诈骗活动。至案发时,他们已发放录取通知书1600余份,受骗学生130余人,涉案金额51万余元。

  提醒:目前,高校招生工作全部实行网上录取,录取通知书由录取高校用特快专递直接邮寄给考生,考生接收录取通知书时无须向任何人或单位缴纳任何费用。如遇上述情况,考生应登录省教育考试院网站( www.jxeea.cn )查询,核对真伪,也可以到当地招生部门咨询或电话查询,以防上当受骗。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
线上线下双向发力 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江南都市报讯 邓津龙、全媒体记者曹章保报道:为全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