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区移民的“划船”医生——记乡村医生陈永林 

30.09.2014  10:29

24小时不“打烊”,谁家有人头疼脑热,他都顶着风浪划着小船出诊;22年以救死扶伤为己任,他无数次风里来雨里去;拎一个药箱,划一只小船,他穿行于库区岛屿之间……

他就是扎根上犹县水岩乡龙门村库区,被当地村民誉为“最美乡村医生”的陈永林。

扎根库区,行医送药

上世纪50年代,因建设水电站,地处库区的水岩乡大部分房屋被淹,水域面积达1.8万亩,形成了一个典型的库区、山区乡。1970年出生的陈永林,是土生土长的库区人,自小无数次目睹库区村民求医问诊难,因此立志学习医术造福村民。1992年3月起至今,他一心扎根库区,只为守护当地3000余名村民的健康。

龙门村井仔组不通公路,村民出行只能靠渡船。1995年8月的一天晚上,70多岁的村民叶焕然突然腹痛难忍。陈永林得知后,立即带上药箱和手电,划着小船出发。月黑风高,湖面卷起的风浪使小船总在原地打转,陈永林使出全身力气,颠簸了一个多小时才上岸,经过腹外按摩、注射止痛药,叶焕然减轻了疼痛。第二天一早,陈永林又划着小船将叶焕然护送到营前卫生院……

像这样划船出诊,陈永林记不清有多少次了。不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他都会尽早赶到患者面前。

医术精湛,深受信任

因长期生活在潮湿的库区,当地不少村民患上了风湿病。陈永林潜心研究,到乡间田野寻找采摘金银花、车前草等中药,配制出了为库区百姓治疗风湿病的“独家秘方”药。“水上漂”人家许石兰患了严重的风湿病,双腿关节疼痛。吃了中药后,病情好转,终于能行动自如了。通过陈永林的药方治好风湿病的库区村民已有200多人。能非常娴熟地诊治农村常见病、多发病,陈永林深受大家信任。

2009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始实施,陈永林承担了采集龙门村村民基本信息、建立健康档案等多项工作。他白天上门巡诊、走村串户采集信息,采摘草药,晚上加班整理档案。利用6个多月的时间,陈永林为近2000余名库区村民建立起了规范、完整的健康档案。乘着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春风,“水上漂”渔民已上岸定居,陈永林由衷地感到高兴,“划船医生”可以下船,就近为村民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了。

以医行善,无怨无悔

2010年,群乐组村民胡考云因患冠心病、支气管哮喘等,生活基本不能自理。陈永林每隔两三天就要上门为他打针、送药。三年多来,陈永林从未间断,也从没多收一分钱,直到胡考云离开人世。在确保疗效的前提下,尽量让患者少花钱,是陈永林的行医准则。近年来,陈永林所开的处方单,几乎每张处方价都在10元左右。去年以来,村民欠他的药费超过了5000元,但陈永林深知库区村民的难处,也从来不主动索要。

作为一名乡村医生,陈永林年收入不过2万余元。然而,陈永林时刻心系库区村民,无怨无悔,妻子默默地包揽了所有家务,坚定地支持他。

龙门村81岁村民罗礼明,双目失明、行走不便,陈永林经常上门诊治,成了罗礼明的“家庭医生”。一提起陈永林,老人感激地说:“陈永林就是我的‘守护神’

22年行医生涯,陈永林的足迹遍布库区每一个角落。他说:“为村民解除病痛,是我最大的幸福。” (见习记者 唐燕)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