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报】江西顶级医疗团队 护心佑民六十载 了不起的“程晓曙急危重症心血管病救治团队”

27.11.2015  11:58
  

  本报讯(江西日报)无论学术水平、实际成果还是社会影响,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程晓曙急危重症心血管病救治团队”,都是江西医疗界顶级医疗团队,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做品牌团队难,近六十年坚持做同一个品牌团队难上加难。在老一辈心血管病专家开创下,一代代医务工作者筚路蓝缕、深情坚守;20多年前,接力棒传到程晓曙教授手中,秉承他提出的“承德共进,护心佑民”理念,团队重装上阵、历久弥新。

        速度与激情,全天候“救心

        一天快下班的时候,二附院病房收治一位中年男性患者,主诉心前区剧烈疼痛,心电图没有明显的异常,接诊的一线医生向上级医生汇报。上级医生详细了解病情后果断指出:患者目前一些指标尚无明显异常,是与其发病时间短有关,根据当前资料仍应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应立刻进行急诊心脏介入手术。

        患者及家属同意诊断和治疗方案,但一时没有那么多钱。急性心梗救治团队马上启动急诊绿色通道,在费用没有到齐的情况下为患者做了介入手术。结果证实患者确因心脏内一根血管马上要完全堵死而发生心肌梗死,再晚一点这根血管就完全闭塞!

        这是团队“把拯救病人作为第一要务”核心理念的一个缩影。

        医学上常有“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说法。为及时救治急性心梗患者,团队建立了全天候多梯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救治流程,无论患者发病是在大家都休息的节假日期间、凌晨最不愿起床的睡眠时间,还是在寒冷冬天的晚上、酷热夏天的中午,救治团队都能在最短时间内及时赶赴医院,以最快的速度抢救病人,并以成功挽救生命为荣。

        一个心梗患者紧急手术可以应对,如果同时多个心梗患者入院呢?优秀团队未雨绸缪,常规配置了4个急性心梗急诊手术分队,随时待命出击。

        早在2003年,团队就开通了急性心梗7×24小时急诊绿色通道,使患者费用不足时也能得到最有效的治疗,这在全国都是开风气之先。

        据不完全统计,13年来,团队通过急诊绿色通道挽救急性心梗患者生命近千人。

        朝气蓬勃、敢打硬仗的创新型队伍

        善于战斗,还要特别能战斗,年富力强是这个团队的特色。

        当前团队成员46人,平均年龄42岁,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占95%。

        团队带头人是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程晓曙教授。主要骨干包括江西省政府津贴获得者、疑难心血管疾病诊治专家尤其擅长先天性心脏病诊治的吴清华教授,江西省政府津贴获得者、尤其擅长心血管病介入诊治专家吴延庆教授,国家首批万人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尤其擅长心律失常疾病诊治的洪葵教授。

        在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团队齐心协力,一项项拿下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教育部心血管介入治疗与器械研究工程中心、首批卫生部心血管介入培训基地(冠心病、心律失常与器械植入及结构性心脏病)及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国家临床药理基地等多项荣誉。

        团队还是江西省内唯一的心血管病专业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南昌大学内科学博士点领衔学科、江西省医学领先学科及高校“重中之重”重点学科等,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力。

        在“头雁”程晓曙教授的带领下,团队学术地位省内领先,国内先进,部分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

        团队成员下基层活动更是频繁。有时在一个医院刚做完手术演示、技术帮扶,又要赶到下一个医院开展规范诊治巡讲。几年下来,团队几乎走遍省内所有市、县级医院,帮扶这些医院先后开展了各种诊治技术,使得全省心血管危重急诊的诊治水平明显提高。

        既会看病,又能科研,科技创新对标国际

        急诊冠脉介入手术及时开通闭塞的血管,是目前公认的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有效方法,但不少患者虽然挽救了生命,却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如心力衰竭。

        为提高这类患者的治疗效果,团队要求所有成员既能会看病,又能搞科研,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通过多方面的努力,目前南昌大学二附院“程晓曙急危重症心血管病救治团队”急诊手术国际时间达标率,由原来的45%提高到80%;心梗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由原来的8%左右下降到2.2%,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1996年,团队在华东地区率先开展自动复律除颤器(ICD)技术,明显降低了患者猝死的风险。

        为从根本上攻克猝死型心脏病,团队专门引进了国家首批万人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洪葵教授,她针对恶性心律失常这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多年来从基因及分子生物学方面进行系列深入研究,最终在国际上率先发现了一种引起这类疾病的基因突变,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

        手术室里能干,手术室外实干

        “程教授,我老伴有糖尿病,该如何护心?”“医生,哪种胸痛是心脏病先兆啊?家属如何急救?”2015年8月28日,做客江南都市报“名医大讲堂”的程晓曙教授在演讲结束后,被前来听讲的400多名读者“前追后堵”,他不但一一耐心解答,而且让携带医疗模拟人的团队,现场演示心脏病急救操作技能。

        第二天,江南都市报以整版篇幅,报道了《今天,顶级心血管专家教你护心》,100多万人因此受益。

        这已经是“程晓曙急危重症心血管病救治团队”第二次做客“名医大讲堂”了。程晓曙认为,团队不但要有在手术室决胜的能力,也要有在医院外带领群众防范未病的理念,从源头上进行大众医疗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践中,大约三分之二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不及送院就已死亡,每年都有不少这样的新闻令人扼腕叹息。多年来,团队利用包括大众媒体、网络媒体及自媒体等各种宣传手段,以及一些特定时间开展义诊活动,大力宣传急性心肌梗死的医学知识,让公众知悉此类疾病特点,一旦发生应该如何紧急处理。

        事实证明,广泛的社会心血管病知识教育,效果非常突出。

        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邱娥国,在赴北京开全国人大会议的前2天突发急性胸痛,家人拨打了120,本打算送往离家较近的一所医院,但老邱通过团队广泛的宣传,了解到这种胸痛可能是心梗先兆,需要紧急送往能开展急诊介入手术的医院,于是转到南昌大学二附院。

        程晓曙教授以最短时间诊断了疾病,并带领团队成功开通心脏堵塞的血管,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术后七天,邱娥国就顺利赴京出席了大会。一直到现在,其心脏检查均未见明显的后遗症,充分体现了团队的救治水平。

        独生子女时代,小孩都是家庭的宝贝,家中有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家庭,常常愁云惨雾。为系统地解决这个难题,团队在管理部门征询建议时、领导现场考察时等,通过多种方式反应情况、提建议,最终促使政府出台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免费救治政策,从而在体制上保证了患儿的救治

        团队不仅推动惠民政策的制定,还积极宣传、落实政策,经常组织人员,深入农村、厂矿、社区,进行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优秀领头人,满满正能量

        长期以来,团队把希波克拉底的誓言作为座右铭:“无论至于何处,遇男遇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的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自身,不作各种害人及恶劣行为……

        某次,一位高血压住院患者,由于子女不愿出钱给他住院治疗,常常迁怒于护士,护士们被他骂得委屈流泪,家属也吵着要出院。

        程晓曙教授得知情况后,主动找到家属,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他苦口婆心的劝解,家属终于同意配合医生治疗。

        程教授作为医院院长,除了有繁重的日常管理工作,仍然奋战在手术台上,而亲自与病人家属交流,更是他事必躬亲的一个例证。正是在程晓曙教授的带领下,团队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处处体现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

        团队成员从不接受患者的红包或吃请,甚至为了让病人省钱而拒绝接受锦旗;对于经济困难的患者,还千方百计为患者着想,经常给病人捐助。

        在程晓曙教授的带领下,团队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较大成绩,可是他却将自己的健康放在一边。

        心脏介入手术医生会受到X射线的照射,需要穿上重重的防护铅衣。一次,程晓曙为一例冠心病患者做心脏介入手术,就在他刚穿上铅衣时,脸色突然变得苍白,双手不自然地叉着后腰,伙伴们连忙问他怎么回事,他强作镇静地一笑说:“没事,没事,我稍微坐一下,你们先做好术前准备。

        不久他就开始熟练地给患者做心脏手术。一个半小时后,手术做完准备下台的时候,他头上冒出豆大的汗珠,脚下一软,如果不是一位护士搀扶,他早已摔倒。大家连忙将他安顿在椅子上休息,问怎么回事,他强忍着疼痛说:“帮我叫骨科的医生来看看。

        原来他本就单薄的身体,由于长期穿着沉重的铅衣,导致腰椎滑脱,平时经常腰痛发作,仍然强忍着工作。骨科医生早就建议他住院进行彻底治疗,但他却隐瞒病情,说患者的病比自己的病重多了

        正是有这样的领头人,团队已形成了“人人讲奉献,个个比创新”欣欣向荣的氛围,大家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职业满足感。

        这就是优秀团队特有的正能量!

  新闻链接如下:

  【江西日报2015年11月20日  C1版】

   http://epaper.jxnews.com.cn/jxrb/html/2015-11/20/content_332913.htm

  • 实习编辑:杜萍
  • 责任编辑:范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