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梁云风:空巢老人双亡呼唤社会化养老
10月25日晚上,嘉兴市南湖区菱香坊小区,一对空巢老夫妇被发现双双在家离世。发现他们去世的,是二老在上海工作的儿子—连续3个星期,儿子陈先生打不通家里的电话,觉得不对劲,匆忙赶回家中,发现悲剧已无法挽回。(10月28日钱江晚报)
古人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离家游子赶回家,发现父母双双非正常离世,恐怕要在他心里烙下一辈子的伤痕。然而,在中国银色浪潮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这又岂止是嘉兴的这个不幸的家庭呢?在养老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前,谁又知道下一出悲剧将发生在哪里?
事实上,“独居老人死于家中多日”的新闻不绝如缕,仅2013年夏季半个月杭州就发生四起,上海、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如此,乡村中的空巢老人同样不能幸免。随着《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的修订,“常回家看看”入法,人们期待的“空巢之痛”并没有减少,不该发生的悲剧仍在各个地方上演。
也许有人第一时间谴责这个半个多月都未发现父母离世的儿子,然而在独生子女时代,子女工作忙,生活压力大,他确实有大意的失误,可是,分居两个城市,说到底,即使这次意外能够避免,但只要是空巢,谁又能保证下次意外不发生呢?关键的问题还是这种空巢的养老模式,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养老问题在中国这个未富先老的国家已经越来越严重,如何养老也在国家制度层面和民间一再讨论,但迄今制度性的规定依然未出台。再加上社保基金亏空等利空消息,民间养老的严峻形势可想而知。
甚至,在嘉兴、杭州、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空巢老人的养老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了,这就警示我们,养老不能仅仅靠子女、靠老人自己居家养老了,如何把基层社区组织建设好,把社会的养老问题社会化分解,已经势在必行了。
美国、日本等养老模式比较先进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日本,社区养老模式的推广极大地缓解了养老的子女与老人之间的矛盾,社区养老极富人情味,在政府、个人、社区义工等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的日本社区养老得到了极大推广。而美国的社区居家养老更是全球“品质养老”的典范,他们有全托制的“退休之家”、日托制的“托老中心”、还有“互助养老”,甚至美国政府还由政府财政出钱,派家庭保健护士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服务,建立了美国家庭护理员制度,支持居家养老模式,真正有品质、有保障的养老必须做到物质保障、照料保障、医护保障和精神保障“四位一体”。这些宝贵的经验,都是建立在子女、政府、市场、社会力量的共同合作的基础上。
中国的养老模式必须寻求多种力量组织社会化养老,这基本是一个共识,个人将越来越难以负担“一对夫妻四个老人”的负担了。当然,我们毕竟还未真正踏入老龄化社会,尽管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但更多有益的养老模式探索和更多成功经验的借鉴依然可以继续,下一步该如何走,可以小心翼翼,但切不可固步自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