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阔台"用财无度":曾打开宝库任民众取财

18.11.2014  13:46

  窝阔台是成吉思汗的第三个儿子,也是大蒙古帝国的汗位继承者。窝阔台执政时期,大蒙古帝国横跨欧亚大陆,为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帝国。

  窝阔台是个性情复杂的人物。在赏赐财物方面,他胜过了他的前辈。因为天性慷慨大方,他把来自帝国远近各地的东西,常常不经司账和稽查登录就散发一空。几乎没有人不得到他的赐物离开他的御前,也没有乞赏者从他嘴里听见“”或“”字。从四方来求他的穷人,都意外地满足了期望。

   藏富于民的倡导者

  《多桑蒙古史》记载了许多窝阔台挥金如土的故事。那么,窝阔台究竟是如何“挥霍无度”的呢?该书这样写道:“此蒙古主虽蒙古人,而性极宽仁,挥霍无节”。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蒙古人都很凶,这个名叫窝阔台的帝王虽然是个蒙古人,可他的性情极为宽和仁厚。不过嘛!这个蒙古帝王挥霍起金钱来简直就是毫无节制。

  还说,面对窝阔台“挥霍无节”的行为,很多大臣也曾经劝说他不要这样肆无忌惮地挥霍金钱,可窝阔台却这样回答道:“夫财既不能保我辈不死,而我辈死后又不能复生,聚财何益?不如以财寄于民心”。

  用当今的观念看,窝阔台的这番话,从个人修养而言,简直就是对人生、对财富的大彻大悟。从一个封建帝王的角度去理解这番话,是一种对民众的悲悯情怀,是执政者千年前提出“还富于民”“藏富于民”的鲜活版本。很明显,作为封建帝王的窝阔台早在千年前就已经认识到,不能把财富集中在统治者手中,而是要“藏富于民”。一个国家只有人民富裕了,才是最重要的。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赢得民心远比掌控大量金银财宝重要得多。如果没有大智慧,怎能具有如此深刻的财富观?

   打开宝库任民众取财

  世传窝阔台“用财无度”之事不少。《多桑蒙古史》上说:“有一天,有个人制作了一顶帽子献给窝阔台,窝阔台非常高兴,就命人赏赐其二百锭银子。当时,大臣们以为这是窝阔台醉酒之后随便说说而已,就没有当真。第二天,窝阔台得知那个献帽子的人没有得到赏银,又命人赏银增加为三百锭。又过了一天,觉得赏赐三百锭银子还是少,又增加为赏赐银四百锭。后来,窝阔台觉得赏赐四百锭还是少,最终增加到赏赐银六百锭。那个献帽子的人得到六百锭赏银之后欢欢喜喜地走了。

  如果说窝阔台赏赐献帽人的行为显得有些怪诞的话,那么在修建哈剌和林皇城时,窝阔台的一个举动简直就是令人瞠目结舌。当今,媒体经常报道某个富豪如何挥金如土,可这些富豪所谓的“挥金如土”与窝阔台的这个行为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儿科了。有一天窝阔台走进大蒙古帝国的宝库之后,看到库里堆满了金银财宝。于是,窝阔台就对大臣们说:“守着这些金银财宝有啥用呀?随后就传旨遍告臣民,想得到金银财宝的人,就赶快来宝库里任意拿走。”于是,哈剌和林的居民便成群结队地涌入帝国宝库,争相选取金银财宝,最终每个人都满载而归。

  窝阔台打开帝国宝库任由民众拿走金银财宝的行为看似有些荒诞,可仔细琢磨一下就不难发现,这分明就是窝阔台在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聚财何益?不如以财寄于民心”的诺言。

   不远万里赏银异国人

  《多桑蒙古史》还记载:商贾闻蒙古主宽仁厚施,多自远方来到哈剌和林经商。窝阔台经常购买商贾的全部货物,再用这些货物赏赐给大臣。窝阔台还经常在饭后坐在帐前,对商贾们予以。时间长了,商贾们也都深知窝阔台挥金如土的豪爽个性,便经常把货物的价钱说高很多,可窝阔台不仅完全听信商贾们,还再增加十分之一的价格予以支付。

  于是,大臣们就劝说窝阔台不要过于相信这些商贾的话,窝阔台的回答不仅耐人寻味,还特别好玩:“这些商贾从远方运送货物到这里来,无非就是希望得到丰厚的利润,我只是不想让他们失望而去。更何况,这些商贾为了见到我并得到赏赐,或许还不免要经常贿赂你们呢?

  有一天,窝阔台在路上遇见一位外国老人,经询问得知老人是从一个名叫报达的国家来的。这里所说的报达,也就是如今的伊拉克巴格达地区。这个老人家里极其贫困,有十个女儿均未出嫁。窝阔台就问:“既然生活过得这么贫困,那为啥不求助于你们报达的国王哈里发呢?”老人回答:“我每次前去向国王哈里发求助,只能得到十枚金钱,等返回家里这十枚金钱差不多就花费完了。”于是,窝阔台就命人赏赐给老人一千锭银子。大臣们原本打算付给老人纸币,让老人再到别的城市将纸币兑换成银子。窝阔台则不允许这样做,要直接用金银付给老人。窝阔台还命人为老人提供驿马驼着赏银回巴格达。对此,老人又说:“我已经年迈,回国的路又特别遥远,还不知道能不能回到我的国家。要是我不幸死在了半路上,我的十个女儿就将无法得到陛下的赏赐了。”窝阔台听罢,又命令十名蒙古卫士一路送老人回国,结果这个老人还真就死在了半路上。十名蒙古卫士回来将此事报告给窝阔台,窝阔台又命令十名蒙古卫士不远万里前往巴格达,将一千锭赏银送到老人十个女儿的手中。这则感人的故事,则充分体现了窝阔台关爱弱者,一诺千金的豪爽性格。

   赏赐瓜人皇后的大珍珠

  《多桑蒙古史》还记载了窝阔台与一名献瓜者的故事,这个故事则彰显了窝阔台非常睿智的一面。有一天,窝阔台外出游猎,有个农民献上三颗瓜。当时,窝阔台身上没有携带银两,便命令皇后将耳环上的两颗大珍珠摘下来,赏赐给献瓜的农民。当时,皇后则以为,这个农民根本不知道这两颗大珍珠的真正价值,不如等明天再赏赐给衣物和金银。窝阔台则说:“这个人已经贫困到了这个程度,你以为他还能等得到明天吗?还是把珍珠赏赐给他吧!这两颗大珍珠必将仍属于我。”献瓜的平民得到两颗大珍珠后,果然以贱价卖了出去。购买者见两颗珍珠又大又美,就前往皇宫献给窝阔台,窝阔台又将这两颗大珍珠给了皇后。

  有一年,波斯地区的法儿思国王派他的弟弟来到哈剌和林向大蒙古帝国进贡,贡品中有两个瓶子,瓶子里装满了宝珠。窝阔台早就知道进贡的这种宝珠在法儿思是无价之宝,便命人从大蒙古帝国的宝库中取来一箱子大宝珠给法儿思的使者看。法儿思使者看后惊讶地表示自己所进贡的宝珠远不及大蒙古帝国的宝珠。于是,窝阔台设宴款待法儿思使者,并且当场将大珍珠放进酒杯之中,分别赏赐给参加宴席的人们。

   一锭银子智救回教徒

  据记载,大蒙古帝国时期在春夏二季禁止人们在流水中沐浴、洗手,禁止以金瓶或银瓶取流水,禁止在地上晒洗过的衣服,蒙古族统治者认为如果这样做会遭到雷击。有一天,窝阔台与哥哥察合台共同外出打猎归来时,见到一名回教徒正在流水中沐浴。为人严谨,执法严格的察合台要立即处死这名回教徒,窝阔台便劝说道:“等到明天审讯明白了再杀也不迟”。当夜,窝阔台命人偷偷地将一锭银子扔进了那个回教徒沐浴的地方之后,又偷偷地让人告诉那个回教徒,等明日审讯时就说家里只有这么一锭银子,不慎落入水中,这才下水去摸银子的。次日,察合台命人审讯这名回教徒时,回教徒就如此这般予以回答。审讯者不信,便派人入水查证,果然找到了一锭银子。此时,窝阔台出面说:“无论如何也不能犯法,由于这个人过于贫困,才舍命下水寻找丢失的微薄银两,其情可悯。”于是,窝阔台不仅特赦这个回教徒无罪,另外还赏赐十锭银子。

  窝阔台即位之初,曾经禁止用断喉之法宰杀牲畜,要求遵循蒙古风俗及成吉思汗法令,采用破腹之法宰杀牲畜。然而,这个条法令与回教徒只能食用断喉牲畜之肉的教规相违背。有一天,一名回教徒购买了一头羊之后,牵回家中。另有一名外族人见状便悄悄地跟随在回教徒身后,并且偷偷地爬上屋顶观察回教徒如何宰羊。发现回教徒正在用断喉之法宰羊时,那个人便从屋顶上跳下来抓住回教徒来见窝阔台。窝阔台对两个人进行详细询问后,将回教徒无罪释放,却以“擅入他人家宅”之罪,处死了那个告状的人。

  对于窝阔台的死因,有记载称是因为过度酗酒而突然暴毙。《多桑蒙古史》的说法则颇具传奇色彩,其大意为一名蒙古人告知窝阔台,有一名回族力士捕获一头狼。窝阔台便命人以一千锭银子的价格购得此狼,并且赏赐给告知这一消息的蒙古人一群羊。购得此狼后,窝阔台又命人将其放生。没想到,此狼被放生后又被一群猎犬咬死。窝阔台见状特别忧愁,入帐沉默许久后对身边的人说:“我疾日甚,欲放此狼生,冀天或增我寿。孰知其难逃定命,此事于我非吉兆也。”其后不久,窝阔台去世,终年56岁。来源:北方新报 张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