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羽:立法保护是消解见义不为的良策

01.07.2015  13:16

  “女大学生在公交车上遭猥亵,被乘客催促下车解决。”这条新闻一出,不出意外,网友们义愤填膺,纷纷对这些选择沉默的乘客口诛笔伐,一派恨铁不成钢的景象。

  可笔者不禁想问,为什么这些在网上正义凛然怒骂乘客的网民们,一直都没有出现在现实社会中?为什么这些网民在网络上伸张正义斥责人性的丑恶面,却没有一个人刚好在现场?到底是网民从来不上街,还是路人从来不上网呢?

  每每遇到类似负面事件的发生时,网上总会掀起一番热议,其中最多的就是对这些选择沉默的国人的批判,而笔者不禁疑惑地是,中国数以亿计的网友们,为什么都只能是罪恶的见证者而不是拯救者呢?

  笔者私以为,大多数国人的心中都是向善正直的,都是愿意去弘扬正义的,可为什么真正的正义使者却永远只能出现在网上呢?原因很简单,现实太残酷。的确,理想很丰满,我要拯救世界、打倒邪恶、捍卫正义,可现实很骨感,我被报复了怎么办?没有人帮我怎么办?出了事怎么办?我被反咬一口怎么办?太多太多的顾忌,限制了这些想要去行动的心,冰冷了本有的一腔热血。

  网上谴责如潮,现实里却无人帮助,这恰恰说明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笔者认为,社会不保护见义勇为者,法律不保障见义勇为的行为,那些网上的谴责、正义的宣扬就都成了虚的。网友们到底在害怕什么呢?无非就是自己成了“出头鸟”,明枪暗箭防不胜防,乐于助人弘扬正义的行为却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损失甚至是牺牲。

  笔者认为法律保障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人们伸出援手的最大瓶颈。帮了人,不出事还好;一旦出了事,没有任何法律和政策的保障,后果只能由自己承担。

  笔者希望,我国对于见义勇为行为的保障可以越来越完善,对于见义勇为者的表彰和鼓励可以越来越到位。而网友们也该走下神坛,不仅拥有一个正义勇敢的心,更能真正把行为落实到人间疾苦中去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