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为旗战溃口

04.07.2016  20:32

        6月20日19时20分,鄱阳县滨田河向阳圩堤的溃口声轰然传出,滔滔江水震惊了附近村庄的百姓,也吹响了武警水电二总队官兵突击支援、全面施救的号角。

        同样的六月天,同样的持续大暴雨,同样的绿色迷彩服、红色救生衣……烈日高温下,还是那支部队,不由得让人想起6年前的唱凯决堤抢险。不同的是,此次滨田河溃口,堤内外落差近4米,水势迅猛,堤身窄小,又是纯泥土质地,对封堵抢险产生了极大影响,这支部队能按时完成封堵任务吗?从5月上旬开始,武警水电二总队就一直忙碌着,从福建泰宁泥石流抢险到景德镇抗洪抢险,再到如今的决战鄱阳溃口,一个半月间多次转战,一个任务还没彻底收尾,下一个任务又接踵而来,疲惫的官兵还能创造奇迹吗?

        回答是肯定而坚决的。

        自武警水电部队职能转变为“服务国防、应急救援”后,唱凯堤封堵就成为部队重点研究的战例,“唱凯号”“鲁甸号”“深圳号”等参加过重大应急救援行动的主战装备也随之命名。鄱阳溃口发生后,“唱凯号”“鲁甸号”等装备星夜赶赴现场,参加封堵任务。22日13时,随着“唱凯号”反铲抛填第一铲土,向阳圩溃口封堵提前一个小时拉开战幕,一名名战士立身为旗誓与大堤同在,一阵阵机械轰鸣激荡两岸鼓舞军民同心。

        1990年出生的四支队一中队战士李玻从军9年,是此次封堵溃口主战挖掘机——“唱凯号”的操作手,也是成功缩短封堵前准备时间的“功臣”之一。历经云南鲁甸地震、深圳滑坡、福建泰宁泥石流等大灾抢险,让这位年轻的老兵显得踏实沉稳。2015年8月,李玻从上一任机长手里接过“唱凯号”接力棒,扛起了这台承载光荣使命的装备。“师傅驾驶这台设备参加过唱凯堤决口封堵,和我交接时,他很不舍。”然而,当时的李玻却体会不了师傅的沉重。

        此次溃口险情发生后,李玻随部队第一批赶到灾区。从  21日下午开始,他就驾驶着“唱凯号”连续工作20个小时,修筑会车平台7个。封堵决战之时,正逢今年首轮大范围高温天气。白天,向阳圩上骄阳似火,气温超过37摄氏度。狭小的操作间内犹如桑拿房一般,汗水一遍遍地浸透李玻的迷彩军装。“驾驶它参加大大小小十几次抢险任务后,现在我觉得它就是我的兄弟!每挖一铲土,每救一个人,这份情感就发酵一分,直到现在酿成美酒,离不了口。”说到这,李玻的脸上露出深深的眷恋。从22日中午13时开始,“唱凯号”就一直战斗在第一线。“不会因为这是一台具有荣誉称号的装备就对它隐形保护,这不是水电的作风!”李玻的口吻严肃。

        火线上的情愫属于他俩,也根植于水电部队这个大集体。“抢险没有捷径,唯有吃苦耐劳!”在该总队四支队政委郭熹民看来,这种品质,是代代水电官兵的血脉传承,“老一辈水电人传下来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战斗意志与精神,这种传帮带还将继续传递下去。”在李玻和他的战友们的身上,设备的交接是期望、是传承,期望的是新兵更比老兵强,传承的是攻坚克难、敢打必胜的水电军魂!

        视线从前线转向后方。焊接工地上,酷暑加上焊接中的持续放热,让装备库活像一个大蒸笼。六支队焊工班班长、党员赵传明的裤腿和鞋上烫满了洞,眼睛被弧光晃得布满了血丝,赵传明却一直没有放下手中的活——焊接合龙时需要的钢筋笼。当时的他已连续工作了17个小时。为了早日实现溃口封堵,水电官兵实行两班倒制度,12个小时每班轮班作业,但为了抢进度,不少党员在上了白班后还主动请求上夜班,每天的休息时间不足两小时。“我们早一秒堵上溃口,群众就能早一秒回家。”回忆当时,这位11年的老焊工一心只想着与时间赛跑。

        6月24日中午12时04分,随着最后一堆土石料推入溃口,向阳圩溃口提前1天实现合龙。那一刻,指挥手秦国坤双手举着一红一绿两面小旗,在堤上不停地欢呼。3天来,他每天在尘土飞扬的抢险现场一站就是12个小时,举旗、吹哨上万次,指挥着一辆辆施工车辆有序进出。

        当日中午,向阳圩河堤上,火红的党旗迎风猎猎,包括秦国坤在内的武警水电二总队12名抢险突击队员“火线”入党。面对党旗,勇士们高举右手,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