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退北大读技校,教育只需“买对的”

18.11.2014  14:21

  11月4日,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开幕式在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举行。在会场,一个看起来很沉稳的男孩代表参赛选手进行宣誓,他的一举一动时刻吸引着媒体记者们的眼球。他就是周浩。3年前,他从北京大学退学,转学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从众人艳羡的高材生到普通的技校学生,从北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人才储备军到如今还未就业的技术工人。这样的身份转变,就足以让人不敢相信。周浩这样做了,并且谈起当年的决定,“毫不后悔,很庆幸”。(《中国青年报》11月17日)

  好不容易考上国内名校北京大学,然而,为了自己的爱好和理想,从北大退学去念技校,或许只有敢于追求理想的人才能做出。周浩做出的这个抉择,只是阐顺从了他的实际,也无形中阐明了一个道理,学业“应该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也许对于多数求学者和他们的父母而言,读名校甚至是到国外读名校,是他们矢志不渝的梦想。但徒有一个名校的光环,而湮没了个人的兴趣,让求学者成为父母或世俗的工具,个人则完全成了名校的“奴隶”,完全违背了求学的最终目的,实属可悲。而周浩自我“斗争”,并成功做通了父母的工作,给不少求学者一个鲜明的启示。而对于高校而言,也是一个善意的提醒,该怎样设置学科和学习内容,才能让学生求学“物有所值”,甚至是“物超所值”?

  而在周浩求学方面,学校方面也是有阻力的。学校的课业设置上,仍然比较僵化,想转到其他院系,需要一定量的学分限制,并且即便是转到工科类专业,学习内容上仍然是理论占比较大,缺乏实务性,仍然“钓不起”周浩的兴趣。

  周浩的退北大读技校,或许只是诸多高校学生的一个缩影。四川泸州一在读浙江大学的学生,就读一年多后退学复读进而选择了自己心爱的重庆大学建筑学系。而辽宁“学霸”就读香港大学仅一个月后,为了学到更纯粹的国学而复考,终于考上北京大学。不管是退北大转而学技校,还是退港大而读北大,都是学生们求学中的一个小曲折,小插曲,也真实反映出求学中错误选择给求学者造成的“各种痛苦”,对于求学者而言,“只需买对的不买贵”的,才会促进个人的正面发展。

  根据教育数据公司麦可思的一份调查显示,2009级新生对就读大学的满意度为35%,对专业的满意度为44%,换言之,有超过60%的新生对就读大学不满意,超过50%的学生对就读专业不满意。但真正能够退学、或者另转专业的,并不多见,多数只能“随波逐流”,成为名牌大学生产出来的学生而已。即便是名牌大学毕业,也可能“功不成名不就”。

  周浩退北大读技校,不仅对于后来的求学者,还是各高校而言,都是一个善意的提醒,学生选择自己心仪的专业,学校选择自己心仪的学生,都很重要。但对于“误入歧途”的学生,各高校也需创造出一种便捷的途径,给他们重新选择的机会。如此,对于高校和学生来说,换取了各自喜欢的资源,都会有一次以小损失获得大收益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