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竖一:正视“老翡翠”有利于实现中国梦

08.01.2015  17:59

  据新华网消息,2015年1月6日出版的《福建日报》刊登文章《“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习近平在福建保护文化遗产纪事》。该文指出,当人们在感悟着福州厚重的历史、感喟于“海滨邹鲁”悠久灿烂的文化时,不一定会想到,20多年前在一位福州主政者的带领下,市委和市政府以及有识之士为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化根脉所做的努力。他就是1990年4月开始担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北京考察工作时强调。

  显而易见,无论是20多年前,还是现如今,身为人民公仆的习近平,都是非常重视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化根脉的。就一定程度来讲,正因如此,所以志在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化根脉等方面的中华儿女越来越多。

  但实事求是地讲,直至今日,反其道而行之者依然比比皆是。譬如,将“老翡翠”打入“另册”之异举、之“恶行”,遍布中华大地。

  据中国史籍记载,远在公元前二世纪,即汉武帝时代,中国商人携带丝绸等名贵特产,经当时中缅的主要水路交通线伊洛瓦底江和萨尔温江到缅甸换回宝石、翡翠等珍品。在当时,翡翠是宫廷宝物,并不为一般老百姓所识,直到宋代,才逐渐增多,一般的达官贵人也能拥有,翡翠在民间流行,从明末清初起,至今有三百多年了。

  毫不夸张地说,经由历史长河的洗礼,“老翡翠”已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君子精神的物质化,是中华民族财富的象征。

  但是,由于所谓现代科技手段的“非正常”地介入,留存于中华大地的“老翡翠”,基本上都被某些利益集团,或缺乏科学严谨性的“国检标准”打入“另册”。如此,一方面造成中国大量社会财富的外流——用于购买垃圾似的“缅甸玉”等玉石;另一方面严重挫伤中华儿女收藏“老翡翠”的积极性——生发出众多问题;还有一方面就是,助长某些利益集团、不法商家无良学人,以及腐败分子等群体或不良机构的嚣张气焰,而影响中国梦的实现。

  “老翡翠”本就没有A、B、C之类的分法,只要是“老翡翠”,它一定是天然的“A货”。由于现代技术的介入,也有了A、B、C之类的分法。

  换言之,就一定程度来讲,根本没有必要人为地给“老翡翠”套上所谓的“国检标准”。何况,该“国检标准”本身就问题多多,而且是“非正常”地介入。如此,客观上就是“斜视”、“藐视”、“鄙视”,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等价值原本颇高的“老翡翠”。

  当然,如果硬要给翡翠用一套“标准”的话,不妨采用浙江收藏家王极毅、葛建兵和金铭海等业内人士所讲的,那就是,密度3.28—3.45,折射率1.65—1.68,硬度6.5—7。如此“标准”,既科学,又简单明了,且不会被任何利益集团所操控。

  至于如今流行的那套所谓的“国检标准”,国家有关部门早就该废除了,或者理当早日修正完善。

  一言以蔽之,笔者罗竖一认为,正视“老翡翠”有利于实现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