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其君:大学生就业 紧要处在改观念

07.05.2015  12:06

  “五一”国际劳动节,一位朋友一见面就抱怨,“现在的年轻人太好逸恶劳”。他所在单位新招几位大学生,不想下车间学技术就想坐办公室,个别的因家庭条件好甚至赚钱欲望也不强,一心想考公务员。年轻人的“办公室情结”,在绍兴日报评论部讨论群里激起了反响,有人认为这是缺少工匠精神的体现,理应批判;有人认为是分配机制出了问题,可以理解。不管如何,年轻人的这种价值取向,即便并不普遍存在,也与当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精神相悖,需要寻求破解的药方。

  有这样一则往事:张健是机械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很久都没有找到一家双方都满意的企业。条件好、规模大的单位人才济济,研究生并不稀罕;条件差、效益差的小厂他又不愿意去。无奈,他只好转换角色进了一家中等规模的造纸厂。

  在造纸厂的一个车间做维修工虽然有些“大材小用”,他却干得很认真。不久,他运用连环传动方式将一台电动机带动一台搅拌机改进为一台电动机带动两台搅拌机,小小的成就引来了人们的刮目相看。可他不露声色,依旧默默地工作着。

  后来,另一个车间的造纸机的真空泵转子在仅有零点二五毫米的间隙里卡死,几个维修工人拆了装、装了拆,折腾了两天也不见成效。设备科科长给这部机器判定了“死刑”,要打报告紧急购置一部新机器。张健听说后,找到设备科科长说:“让我试试,好吗?”设备科科长同意了。他仔细校正了键槽,这部即将被运出车间的“死机”又轰鸣起来。人们再一次惊愕于他的能力。

  厂长得知后,了解到他是研究生,不久就把他提升为主管设备的副厂长。可以想象,如果张健一开始就去应聘办公室的职位,虽然也有可能成功,但绝不会如此水到渠成。

  其实人各有志,对自己职业和人生规划的选择体现了每个人不同的价值观,“良禽择木而栖”也无可厚非,“不想下车间学技术就想坐办公室,个别的因家庭条件好甚至赚钱欲望也不强,一心想考公务员。”是现在的年轻人求职的新常态,一种“精致利己主义”观念正日益蔓延,越是接受精英教育的高学历人才,越是想方设法考公务员留在办公室,逃避“苦中苦”,成为“人上人”。

  大学生就不能下车间学技术了吗?李嘉诚没上过大学,却从推销员做起成了香港首富。比尔盖茨大学没毕业,事业却覆盖全球——真正成功与否不一定与所受的教育程度成正比,在社会的磨练中汲取生存的智慧才是关键,能上大学固然是人生之幸,但千万不能以为大学生就可以好逸恶劳不能下车间学技术。如果真的这么认为,那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何谈起,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又如何激发?

  如果每个大学生人都能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在选择工作时少点“考公务员坐办公室”的陈旧观念,多点立足基层、工匠精神的劲头,那么高烧的“一毕业就想坐办公室”或许能降降温,大学毕业生就业也许就不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