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第三方售笔头将受罚”毛笔头加工户质疑遭“垄断”

21.07.2015  18:28

  核心提示

  南昌市进贤县文港镇被誉为“华夏笔都”,其毛笔制作去年通过文化部审批,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毛笔传承技艺。每逢农历一、四、七的“当集”出售毛笔配件,这已成了当地毛笔加工户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从去年开始,“当集”对于多数加工户来说,已经遥远,起因是他们曾和北京的一家大型公司陆续签订了合同。一年多来,许多笔头加工户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甚至走进法院诉请解除合同。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市场缺货 加工户却不敢出售

  7月12日是农历廿七,这天是进贤县文港镇“当集”的日子(逢农历一、四、七),以往,当地的毛笔笔头加工户都会来到镇上的文化用品商场,但如今镇里的不少加工户却闲在家中。

  38岁的加工户刘小花(化名)有着20多年的毛笔头加工经验,闲时就收拾已经加工好的笔头。这些笔头是她三个月以来的成果,然而,看着这些成果她没有高兴,只有烦恼。

  笔头原本是给一家名为北京市树人文化事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树人公司”)代加工的,然而这两三个月该公司以质量等问题拒绝收购。对于这些理由,加工户们并不认同。

  与树人公司拒绝收购相反的是,市场上的笔头曾一度缺货。

  笔商王先生告诉记者,就在笔头加工户忙着为树人公司代工时,自己曾带着现金上门都买不到笔头,不到一年的时间,市场上笔头的价格就翻了倍。

  而大多数加工户虽然压货在手,却并不敢对外出售,因为一旦出售他们将面临“违约”,将要支付树人公司巨额的赔偿。最终一些笔头加工被迫停了下来。

  据了解,这样的加工户在当地有600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