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高产年!江西省早稻生产丰收在望

26.07.2015  11:00

制图:黄继妍

烈日炎炎,稻浪滚滚,眼下的赣鄱田野早稻收割已近尾声,到处是一派丰收的美景。面对今年“倒春寒”和强降雨频繁等不利因素影响,全省上下牢牢把握“稳粮增收、提质增效”的主线,迎难而上,实现稳产丰收。据省农业厅农情调度,预计早稻总产162.02亿斤,比近5年平均增4.45亿斤,总产有望达历史第三高产年,占全国早稻产量的四分之一。

我省早稻遭遇不利天气影响,实现稳产丰收,关键是各地全面落实了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今年,国家开展种粮补贴“三补合一”试点,加大了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继续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从而稳定了农民种粮收入预期。在6月底之前,全省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和良种补贴资金已全部拨付到户。积极落实农机购置政策,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也是一大动力。上半年,全省完成购机补贴资金2.97亿元,受益农户达6.54万户。

各地立足抗灾减灾保丰收,始终绷紧防灾减灾这根弦,应对措施及时有力。针对4月上旬的“倒春寒”和5、6月份的强降雨天气,省农业厅及时组织专家会商应对措施,全省分两批下拨水稻救灾种子34万公斤,争取并下拨中央财政农业生产救灾资金3000万元。从全省来看,通过大力推进统防统治,有效遏制稻瘟病、稻飞虱等重大病虫暴发成灾的势头,也成为早稻稳产丰收的一大主因。

推进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攻关,成为我省早稻丰收的强推动力。今年,稳产增效技术大面积示范推广,各地按照“以万亩高产创建带动均衡增产,以百亩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引领绿色生产”的清晰思路,将高产创建与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相结合,整合资金、技术,大力推进“四控一减”(控土壤酸化、控地力下降、控化肥用量、控病虫损失率、减农药用量),落实早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183个、百亩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片471个、万亩双季稻全程机械化示范片4个,促进了粮食生产方式向高产高效转变。

权威点评

省农业厅副厅长刘光华:江西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从未间断调出粮食的省份之一,对全国粮食生产贡献突出。今年早稻生产丰收,可望达历年第三高产年的好收成,殊为不易。

这一佳绩的取得,首先得益于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粮食生产,省领导多次调研春耕备耕生产和粮食生产,这不仅释放出了重农抓粮的强烈信号,还极大地调动了各地、各有关部门“稳粮增收、提质增效”的积极性。在4月上旬的“倒春寒”和5、6月份的强降雨天气来临后,各级农业部门与气象部门积极指导农民抗灾救灾,为灾年早稻稳产丰产打牢了基础。

国家、省支农支粮政策力度的加大,是今年早稻稳产丰收的“稳定器”和“加速器”。今年,我省大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省农业厅、省粮食局首次共同建立了水稻主导品种推介发布平台,引导农民科学选种用种。更大的动作是,省农业厅与省气象局联合创建了“江西微农”微信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了农情信息化服务水平。

下半年,我省将在稳住发展粮食生产上抓紧不放,通过稳定晚稻栽插面积,加强中晚稻田间管理,培育壮苗,打好丰产基础,全面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辐射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确保完成全年粮食420亿斤以上的目标任务。(记者宋海峰)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