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综述
江西省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于11月6日揭晓,共有357项社科优秀成果获奖。此次评奖活动于今年4月份启动,各设区市(企业)社联、省属学会(协会、研究会)、高校社联(科研处)、省直单位科研部门积极组织,全省广大社科工作者踊跃参与,申报了一大批优秀成果。
6月29日,初评在江西师范大学举行,共分为19个学科评审组。9月14日,复评会在华东交通大学举行。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马玉玲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省社联党组书记、主席祝黄河主持,华东交通大学党委书记万明到会致辞,省社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黄万林、吴永明、胡春晓出席会议并巡视评审现场。
此次评审在以往的基础上进行了多项创新。首先,严把评审程序。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的评选程序包括申报资格审查、学科评审组初评和复评、省社联主席办公会议审定、报省委宣传部批准、网上公示等环节;其次,严格评审措施。在学科组初评和复评工作中,要求各学科评审组坚持标准,按照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好中选优,宁缺勿滥,确保获奖成果的质量。一是实行严格的评委回避原则,每次评审工作,均从专家评委库中随机抽选评审专家组成学科评审组,凡申报人员一律不得担任学科评审组成员。二是确保专家评委的权威性,初评时主要是具有博士学历且为高级职称的中青年专家担任评委,复评时主要由学术造诣深、学风正派的资深专家担任学科组组长和评委。三是学科评审工作由初评时的匿名评审和复评的会议评审二个阶段组成,其中初评由每个学科组5位评委在个人审读基础上,按量化评分表的要求评出分数,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的总得分排序按比率进入复评,其中各学科评审组得分第一的初评成果,进入复评时直接予以获奖,等级由复评学科组确定。复评阶段每个学科组6位评委对入选的成果进行集中评审,学科组按照评审标准,通过无记名投票评审出一、二、三等奖成果,其中,一等奖须提供学科组书面推荐意见;再次,严肃评审纪律。一是严格保密工作,严禁工作人员向外透露评委名单以及相关情况,同时评委在进入评审现场前不被告知所在学科组和具体分组情况;二是严控评审纪律,评审前评委和工作人员手机都要封存以免受到外界干扰,评审时各学科组评委和工作人员不能随意出入,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评审环境。
经省社联主席办公会审定并报省委宣传部领导同意,评选结果在网上进行了为期10天的公示。最终《中国苏区史》等27项成果获一等奖,《文本话语与历史记忆:1921-1951年中国共产党的“七一”纪念》等120项成果获二等奖,《生态危机的困境与消解——当代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表达》等210项成果获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