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农业,江西农业必修课——第十届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展销会启示

11.12.2014  13:47

  江西日报记者 宋海峰

  12月8日,为期4天的第十届江西鄱阳湖绿色农产品(上海)展销会在上海落下帷幕。统计显示,本届展会现场零售额达4366.74万元,比上届增长6.3%,农业企业与大型采购商、经销商、平台商共签订农业项目合同141个,签约金额达13.89亿元,同比增长2.13%,刷新了历届展销会的纪录。

  数字令人欣喜,数字启发思路:大力发展功能农业,生产更多更好的多样功能性农产品,才能扩大我省绿色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个性化功能农产品更受欢迎

  上海市记协主席宋超对鄱阳湖绿色农产品情有独钟。他说:“从第一届江西鄱阳湖绿色农产品(上海)展销会举办以来,我几乎每届都来了。但鄱阳湖绿色食品在上海市场的占有率还不太高。原因在哪里?还是叫好又叫座的多样功能性农产品少。

  发展多样功能性农产品,强推力就是发展功能农业。功能农业是指农产品的营养化、功能化。在本届展销会上,叫好叫座的产品还是那些多样功能性农产品。在江西绿万佳生态功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展位,该公司生产的富硒大米、富硒鸡蛋、富硒皇菊等个性化功能农产品非常受欢迎。公司董事长刘小晖坦言:“我们开发的系列富硒农产品,虽然价格比普通农产品高1倍,但产品供不应求。

  企业要根据消费者对营养需求的个性,来开发有大市场的个性化功能农产品。江西彩云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袁霞介绍,近年来,他们根据上海市民对食品营养的要求,开发了葛粉、桑叶、山药、低糖等桃酥,受到上海市民的青睐。如今,产品从上海市场走向全国20多个省(市、区),今年产值将达1亿元。

  省农业厅负责人认为,我省农业企业要保持战略定力,摆脱“速度情结”,不急不躁,紧盯市场,多开发多样功能性农产品,才能满足人们健康改善的更高需求。

  以精深加工实现高附加值

  补上加工链条短板,进一步提升加工增值能力,让农产品实现再增值,是老话题。记者之所以“老话重提”,皆因在展销会上看到了亮点,也看到了差距。

  在这届展销会上,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加工粗”的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变,但精深加工水平不高,产品科技含量低的“旧病”没有得到彻底根治。杭州应云食品有限公司与乐平市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5吨脱水蔬菜合同,应云公司总经理邱应之建议:“希望江西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精深加工,推动农产品加工向精深化、高端化发展。

  外地客商的建议,为推动鄱阳湖绿色农产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金点子”。

  “珠玑其中”还需“金玉其外

  记者在展销会上看到,鄱阳湖绿色农产品终于懂得给好产品“打扮”了。在抚州苍源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展位前,上海满天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一切指着多款式的金银花茶说:“像这样新颖的包装,真正是‘金玉其外,珠玑其中’。在版式,设计、造型等方面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在江西展区,人们看到,尽管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包装有了较大的改观,但包装粗糙的产品不在少数。几名上海客商坦言,江西的农产品内在品质好,但不少产品卖相还不能吸引上海市民。客观分析,“一流的产品,三流的包装”,这是多年来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占有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上海市农委的一位权威人士建言,鄱阳湖绿色农产品要善于给自己“打扮”,才能增添经销商的信心,才能吸引上海市民的眼球。

  看来,我省农业企业主动适应新常态,推动农产品走向优质化、营养化、功能化,走向国内外大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