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校园安全防护墙

19.12.2019  10:00

升降柱在校门口构建“无车区”。

校园保安人员为一键报警系统叫好。

        本报记者 余红举 文/图

        12月9日12时,南昌市新建二中的同学们放学后鱼贯而出,迎着冬日的暖阳愉快地蹦着跳着,在学校周边方圆500米范围,他们的安全有500多个摄像头的精心呵护。

        今年6月,南昌市公安局新建区公安分局、新建区教体局在新建一中、新建二中和竟晖学校实施“花朵护卫”试点工程。截至目前,试点学校及周边警情持续下降,治安明显好转。目前,“花朵护卫”工程准备在城区学校全面铺开。

        校园护卫模式实现“三位一体

        每到上学放学高峰期,新建二中校门口的20余个升降柱便会升起,在学校出口处构建“无车区”,保障学生安全。

        “新建二中地处城市主干道,周边是居民住宅区,车流量大,交通治安状况复杂,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谈及在新建二中试点“花朵护卫”工程,新建区公安分局副局长谭永强颇有感触,“如何更好地提高校园的安防力量,我们想了很多办法。

        围绕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增强社会治安防控的整体性、协同性、精准性,新建区选择在校人数较多的新建一中、新建二中和竟晖学校开展“花朵护卫”试点工程,实施校园“人物技”立体布防、“点线面”层级体系、“警校民”联动融合的“三位一体”护卫模式,确保校园及周边治安、交通等方面的安全。

        对重点高危人群设“两道防线

        防范学校重大安全事件发生,重点是排查人员,尤其是重点高危人员,为此,新建区公安分局精心设置了“两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以学校周边半径500米区域为界的外层防控圈,以天网监控点位为主要抓手,实现视频监看、人脸数据采集、人脸布控报警功能,以及车辆数据采集、车辆布控报警功能;第二道防线以学校周边30米半径为界,构建核心防控圈,抓拍重点高危人员人脸、车辆照片,实时采集数据。

        今年9月中旬的一天,临近中午放学,学校保安人员接到长堎派出所电话:“延迟开门。”“当时第一道防线出现一条高危人员报警信息,地点在新建一中周边500米范围内。”长堎派出所负责人对记者说,没过几分钟,第二道防线又出现了报警信息。此时即将放学回家,派出所民警一边通知学校保安加强防卫,一边迅速出警,将可疑人员制服,并从他口袋中搜出了一把水果刀。这一事件的成功预防处置,“两道防线”功不可没。

        “借助学校周边新安装的人脸识别系统,派出所民警可第一时间对学校周边500米范围内的高危人员进行身份识别,提高警惕;同时,调配警力对进入第二道防线的重点高危人员进行布控,防止意外事件发生。”新建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宗晓武表示,而未来随着5G、VR等高科技智能化手段的普及,校园将更加安全、和谐。

        一键报警迅速启动应急响应

        “这个键起什么作用?”“学校报警系统最终接入哪里?”……面对记者一个个提问, 长堎派出所负责人对答如流:“学校报警系统与派出所相连,一旦校门口出现紧急事件,报警系统启动,派出所民警通过安装在校门口的喇叭,直接对可疑人员进行警告;同时,利用可视化系统指挥学校安保人员在民警到达前进行紧急处理。

        “两道防线”可以防住重点高危人员,但是,一旦有非重点高危人员在校园及其周边图谋不轨,怎么办?“这时,就需要依靠一键报警系统了。以前电话报警时间慢,层层转达,而且形成不了防控合力。”新建区治安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只要学校任何一人触发报警联动按键,校园门口的监控探头即可将现场情况以视频的形式,第一时间自动传递到护学民警(包括交警、派出所民警、特警等人员)的手机APP上。“可以根据现场警情大小,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科学合理调动就近警力及时处置,从而实现快速反应,确保校园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