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墙”

10.02.2020  10:22

    钟美林 本报记者 胡光华

        连日来,在新余各住宅小区,总能看到由在职党员组成的党员志愿服务队的身影。社区防控,是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关口之一,也是考验社区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环节。新余市制定出台《关于党员回归社区从严落实小区半隔离管理的八条规定》,动员和引导在职党员回居住地社区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密织疫情防控网络,切实构筑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集结号”响起,党员冲在最前面

        渝水区城北街道金盾花园小区是新余市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居住地,小区实行半隔离管理后,50多名党员主动报名参加值班,每天安排10名党员轮流值守,严防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严防死守、不漏一车、不漏一人。我们坚守岗位,抗击疫情。”小区党员志愿服务队队长施建市说。

        钟长根是分宜县钤西街道政法巷社区一名普通党员,家住西茶煤矿小区。为增强小区疫情防控工作力量,社区党总支安排他负责消毒和宣传工作。钟长根二话没说,接下了这项任务,他说:“作为一名党员,这个时候不站出来,还要等到什么时候?请党组织放心,我一定会保卫好我们小区。

        在党组织的动员号召下,新余市1.1万名在职党员24小时内全部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向社区志愿服务队报到,服从安排,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亮身份、作表率。

        隔离不隔爱,艰难之处党员在

        1月15日,从武汉某大学放假回来的廖某,主动向高新区城东办石岗社区报备,随后居家隔离14天。在此期间,党员志愿者除了通过电话、微信一天两次例行询问其身体状况外,更多的是关心他的生活起居和心理状态。所需生活物资,党员志愿者采购送到他家门口;生活垃圾,专业人员上门回收;心情低落焦虑时,党员志愿者安抚鼓励。“从没想到自己会因疫情隔离,更没想到,党员志愿服务队在各方面对我照顾得这么细致。”廖某感激地说。

        分宜县钤东街道恩达国际小区发现确诊病例后,部分单元实施全封闭管理,小区党员志愿服务队发动群众实行24小时轮班值守,对小区进出人员测量体温,建立封闭管理的单元业主微信群,发布应急指挥部公告和全封闭管理措施,回答居民问题,为隔离居民购送生活物资、代缴天然气费等。

        隔离观察,隔绝不了交流,更隔不断真情。党员志愿服务队不畏困难,为居家观察群众送上暖心服务,带去信心和力量。“患难见真情,谢谢志愿者对我们一家亲人般的照顾和关怀。”2月5日,解除居家隔离的戴女士通过微信,向分宜县钤景新城小区党员志愿服务队表达感谢。

        万众一心,群防群治筑防线

        2月2日,渝水区袁河街道对望城小区、袁河小区、玉竹星城实行部分单元全封闭管理。袁河街道创新了“六个一工作法”,即一支宣传发动队做通思想工作、一支防控队伍控制进出、一个微信群沟通封闭住户与防控指挥部的联络、一支后勤保障队保住户生活、一张疫情线索举报有奖的通告、一支外围调查队伍。“‘六个一工作法’,就是党员志愿服务队带头引领,发动广大群众共同行动,抗击疫情。”袁河街道办事处有关负责人说。

        党员志愿服务队的付出感动了群众,也收到了来自群众的温暖。已近凌晨,在渝水区城北街道平安路社区月亮湾小区东门,由党员志愿者和物业组成的执勤队伍,仍然坚守在小区门口。“大家辛苦了,快来喝碗八宝粥,暖暖身子。”小区里一名不留姓名的热心业主把熬好的八宝粥,一盒一盒地送到志愿者们手上。

        自党员回归社区开展疫情防控以来,新余市广大党员广泛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通过小喇叭、微信等宣传推送疫情防控政策、动态、防疫知识23150余条,配合小区物业开展体温测量、物资采购等11613人次,劝退劝散聚餐、聚集6655次,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构筑着严密的防护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