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其君:签确认书后未被录取别伤了高考状元的心

24.07.2015  11:38

  同样考了671分,同样在第一志愿填报了复旦大学,在自己拿到了复旦大学重庆招生组老师签发的专家组咨询确认书(以下简称确认书)的情况下,最终被录取的竟然不是自己——对于家住江津区云升苑小区、今年高考江津区文科第一名的18岁考生阳阳来说,这样的结果让她震惊了。(7月23日《重庆晚报》)

  众所周知,高考志愿填报是影响孩子一生的重大问题,很多人甚至将填报志愿比喻成“第二次高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朝成名天下知。江津区文科第一名花落阳阳后,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台风来了,猪都会飞,包括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纷纷向她抛出橄榄枝,阳阳自是开心不已,毕竟寒窗苦读十余年,只待明年夺魁时。真是锦上添花,阳阳接到复旦大学老师的电话,告诉她的分数上复旦大学应该没有问题,并和她签署了一份“复旦大学2015年专家组咨询确认书”,还特别交代要做到除了复旦大学之外,建议任何学校都不要再填报等三点。照常人的逻辑思维来推断,依此而行录取复旦大学似乎是板上钉钉了。

  姜还是老的辣。家长的社会阅历、经验要远远高于孩子,对于许多事情的认识往往更全面。所在,阳阳的母亲留了一手,在妈妈的强烈建议下,阳阳又填了一所上海的高校。可是,“乐极生悲否极泰来”,一切皆有可能,似乎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但又出乎意料——自己竟然被平行志愿的第二所大学录走了。让她感到不满的是,复旦大学没有正确评估自己的成绩就与自己签下协议,不但让自己与心仪的中国人民大学失之交臂,还让自己差一点名落孙山。

  无疑,阳阳是与复旦签确认书后未被录取的“受害者”,签确认书后未被录取别伤了高考状元的心。岂止是伤心,更多的是无比的遗憾!吃一亏长一智——就算是大学亲手发给自己的专家组咨询确认书,也是信不得的,靠谱的还是扎扎实实的高考分数。不幸之中的万幸,不稳妥之中的稳妥,幸亏阳阳的母亲“老成天下走”没有造成阳阳的落榜,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地球人都知道,这样的确认书是不具备任何法律效力的,也是规避了学校所有责任的。正常情况下,必须按照重庆教育考试院出台的规定,首先是出分数,然后根据分数线学生填报学校,最终学校通过填报分数线的高低来择优录取,这样既能保护高分考生,也能还大家一个公平。对此,想必大家都没有异议。但是这样签了确认书最终孩子连档都没被投,就是一种误人子弟的做法。如何巧妙避免既和学生签确认书又不录取学生之“两害”,应该是高校必须主动思考和作为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