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乔:规范管理、强化监督,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11.01.2016  09:18




1月8日上午,王乔校长带队到研究生院就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科建设等问题进行调研座谈。人事处汪业军处长、科研处匡小平处长、工商管理学院胡宇辰院长、会计学院章卫东院长、金融学院汪洋院长、信息管理学院毛小兵院长随同调研。校长助理、研究生院院长李良智和全体员工参加了座谈会。

在座谈会上,王乔就如何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谈了三点意见:

一要转变观念,转化职能。现阶段,我校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工作处在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时期。内涵式发展的根本是尽一切力量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强化学位点的内涵建设,建立“质量就是生命线”的意识。在职能的转化上,研究生院最主要的职能是宏观管理,要立好规矩,建好制度,做好“裁判员”的角色。各培养单位是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的责任主体和根本,要在遵守相关培养制度和培养规范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与特色,积极发挥培养主体的作用。

二要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在努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过程中,职能部门和各培养单位要学会理清思路、抓住主要矛盾、突出工作重点。王乔校长指出,培养方案的修订是培养质量提升的重点。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的总纲,反映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规格和培养特色,研究生院和各培养单位应要抓好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这一重点工作,定期组织对培养方案进行研究和修订工作。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提升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研究生院和各培养单位要修订好学位论文质量的奖惩机制,立好抓手,提高学院和导师在学位论文工作的主动性。研究生科研能力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目前,我校研究生总体科研能力还不尽如人意,要多想点子,推出措施,将我校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提升上去。

三要规范管理,强化监督与考核。在学校和学院层面上都要建立起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报告制度。通过制度制订、制度落实、质量监控、质量报告、奖励惩罚等各个环节的规范管理,强化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意识。在管理过程中,各级领导要发挥表率作用,坚守底线,坚持原则,为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做出贡献。

会上,李良智对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中亟待解决和落实的问题,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从严管理研究生培养环节。尤其是研究生的课堂教学,要加强督查、及时公布,形成全校上下重视研究生教学的氛围。二是规范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从专业使命出发,研究和形成科学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完整的课程图谱和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讲授内容,摆脱研究生培养因人设课、讲授随意、“师傅带徒弟”的指导方式。三是进行学科专业的布局和调整,对现有学科进行分类扶持,对部分学科进行动态调整,确保学校在国家和江西省学科“双一流”建设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研究生院领导班子副院长荣莉、陶春海、魏清华、研究生督导组组长刘小瑜等分别就学校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学科建设和研究生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向调研组进行了汇报。随同调研的职能部门和各学院负责同志分别就以上问题进行了交流,并提出相关建议。(文/汪金龙 图/孙坚 编辑/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