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米上的生死时速 探秘IIHS美国实验室

28.10.2015  10:04
原标题:150米上的生死时速 探秘IIHS美国实验室

原标题:150米上的生死时速 探秘IIHS美国实验室

150米的长度之于尤赛恩·博尔特而言是用来创造14秒35这个世界记录的战场;150米的深度之于部分手表而言,是其防水的极限;150米的高度是芬兰95岁老奶奶玛吉特·托尔的蹦极高度。短短150米可以创造出无数奇迹,也存在无数故事。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附近的IIHS碰撞实验室中,车辆经过150米长的牵引跑道后,等待它的是坚固的壁障,这一场场25%偏置碰撞实验不知曾令不少成熟车型折戟。不过,它们的“牺牲”并非毫无疑义,在这一次次的实验中,车辆安全性开发正在进行着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这次,我们将亲临现场,揭秘实验报告中看不到的故事。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即使您没有刻意关注过这些碰撞实验室,不过C-NCAP、E-NCAP、J-NCAP、NHTSA、IIHS这些名字中的一个或几个您一定并不陌生。虽然国家各不相同,不过它们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在研究车辆碰撞一瞬间发生的事情。

2012年,IIHS这个名字开始被我们关注,原因很简单,一些我们耳熟能详、在很多碰撞实验中得到不错成绩的中型车在它的25%偏置碰撞实验中仅仅得到了及格的成绩。我想只有亲自前往美国,才能揭晓其中的答案了。

● IIHS背后的“支撑

『图片无法展示完整名单,对这部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这里查看』

与其他碰撞测试机构不同的是,其项目设置均来自现实碰撞事故采集的数据。也就是说它会定期收集美国道路发生几率最高、伤亡概率最大的事故,并以此为依据设立实验项目。通俗易懂的讲,就是它的实验项目设立的更接地气,更贴近我们平时可能会碰到的事故。

归根结底,IIHS其实正是利用保险公司的资金进行测试,促进车企提升车辆安全性,最终减少保险公司保费支出的方式,这种良性循环的方式保证IIHS可以将实验不断进行下去。而这样的研究也在不断提升车辆安全性,消费者也乐于关注、相信这样的实验。

■ 25%偏置碰撞测试

2012年,IIHS从采集到的信息中分析出虽然碰撞实验已进行多年,不过美国每年因车辆前部碰撞事故而死亡人数却并没有大幅下降。经过调查,有相当一部分事故是因为车辆与车辆小面积接触的碰撞,为此IIHS在当年开创性地加入了更为严苛的小重叠面积,即25%偏置碰撞测试。

对于25%偏置碰撞实验,我们已经进行了持续3年的分析。在每一份报告中,IIHS均会对被测车辆的车身结构、假人受伤隐患以及安全系统约束能力进行评估。这次来到实验室,我们自然更关心实验背后的故事。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