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粉丝颠覆真人秀节目 创黑镜式虚拟生存

08.12.2014  11:35

    近期新浪网与天津卫视联合制作的《百万粉丝》,率先在国内打造“封闭生存”真人秀节目。这里有酷似《黑镜》的网络化虚拟生存模式,有网络、电视双平台播出的网台联动模式,有高大上的星型拓扑结构技术,这一切,成功实现了封闭真人秀的中国化,完全是对《老大哥》的革命性颠覆。

   仁义礼智信 中国特色人际交往

  《老大哥》采用的是无脚本的节目模式,但规则的设定致力于激化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在表现勾心斗角的人性本质时,不知不觉暴露了一些人性阴暗面,这种价值取向与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冲突,中国市场难以接受。《百万粉丝》的社交模式更多的体现了中国特色的人际交往理念,包含心理指导的内容,更加人性化。在节目中,选手之间的团结互助、礼貌谦让代替了竞争,处处体现着“仁义礼智信”的传统。

  在资源受限,面临生存困境时,《百万粉丝》的成员之间却体现了友谊第一。例如选手刘妙把自己的苹果用刀切成小块分给了所有的人,刑昭林用筷子把自己的香蕉分给了裘英俊,还有多人合点一份饭,大家共享的情况。屡屡抢不到房间的“倒霉蛋”洪宏星,多次获邀与人合住。在队长争夺战时,体现了女士优先的绅士精神,成龙女弟子徐冬梅和泰拳教练洪宏星都有功夫,在平板支撑时二人相持不下,眼看徐冬梅咬破手指拼命支撑,洪宏星索性主动放弃,将队长拱手相让,但这种谦让有违公正公平的游戏规则,究竟何去何从引人深思,节目所呈现的人际关系真实客观,容易引发社会话题讨论,具备广泛的社会研究价值。

   首创《黑镜》式虚拟生存

  经典英剧《黑镜》的第二集《一千五百万的价值》,描述了一个虚拟生存的未来世界,影片描述的世界中,衣着统一的人们都单独居住在一个个被黑玻璃包围的虚拟屋子中,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固定的自行车架上骑车赚取点数,交流则通过强大的虚拟网络,人们有自己的虚拟形象,只需要动动几个手指头就可以给自己的虚拟形象换装,而每日的活动比如刷牙漱口,买食物,玩游戏等活动都会消耗点数。

  《百万粉丝》的能量城将电影里的虚构进行了实体化,选手被封闭起来,不见天日,用虚拟网络与外界沟通,每天的娱乐和“吃喝拉撒”,甚至是上厕所都要消耗“点数”,“点数”也就是城内的虚拟货币,被命名为“能量值”。不同的是,获取能量值的方式不是踩单车,而是通过微博和网友互动以及做任务。

  这种虚拟生存,即使是《老大哥》也没有实现过,体现了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进步,也使人物实现了最富个性的展示,同时也将点对点的社交扩大化,成为针对百万粉丝的多维社交。

   网台联动 媒体融合重新洗牌

  《百万粉丝》是新浪网和天津卫视的双平台互动,网络端通过新浪网进行24小时的视频直播,电视台精剪12期大任务引爆。这种网台联动将双平台的优势集为一体,同时实现了电视产业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电视节目呈现的内容必须依托于观众在网络端的深度互动,它让电视节目具备了互联网属性,也让视频节目发挥了自身优势。双平台的受众则互相导流,14——28岁的年轻用户占54.48%,28——40岁的成熟用户占20.07%,略高于其他综艺节目,收视群体的年轻化传播,对电视产业化变革将起到重新布局的作用。

   星型拓扑结构 广电互联网技术嫁接

  如今电视台的真人秀虽然琳琅满目,但拍摄技术多数停留在单机拍摄,密闭真人秀则拍摄机位数量庞大,多条故事线并行发生,拍摄和制作流程相当复杂,考验着国内技术团队的能力。新浪网和天津卫视通过各自平台的技术优势为《百万粉丝》提供技术支持,将电视技术应用到网络直播当中,同时也将互联网基因--拓扑结构嫁接到了传统广电技术上。

  整个技术系统架构上采用了星型拓扑结构,把传统的广电设备切换台和矩阵作为中心节点,形成辐射式互联结构。设备投入可谓“高大上”,多台切换台同时切换故事线,音频轨道录制多达40路,如此设备规模在广电节目制作领域应用是罕见的。同时,每天素材量多达20TB,每集节目需要6天素材,整个素材量是传统节目的几十倍,24小时不停机处理素材。后期制作也由多个工种联合起来,构成辐射状的工作大流程,从而保证了高效运转。所谓时势造英雄,为了适应模式创新的需求,技术不断进步,也为整个电视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变跟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