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种粮收入最多,好爽!”——南昌市中晚稻收购现场速写

10.12.2014  13:15

  江西日报记者 宋海峰

  冬日的寒风,挡不住南昌市农民卖粮的脚步。12月1日14时,农用车、拖拉机、小卡车等10多辆满载中晚稻稻谷的售粮车,在南昌县向塘镇粮食收储点门前排起了长队。

  “国家早、中晚稻最低收购政策真好,我今年早晚稻各种了200亩,早稻每亩收了520公斤,晚稻每亩收了600公斤,除去各种开支,两季水稻纯收入超过了10万元,比去年多了1万多元,是种粮20多年来收入最高的一年。”向塘镇荆山村种粮大户王伟平高兴地说。

  今年,我省早、中晚稻喜获丰收。但令农民忧心的是,与全国一样,我省粮食市场依然低迷,早稻市场收购价每市斤1.28元,晚稻市场收购价每市斤1.30元。为保证农民丰产又丰收,我省及时启动了早、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政策。今年早稻国家最低保护价每市斤1.35元,比上年提高0.03元,中晚稻为每市斤1.38元,比去年每市斤提高0.03元。随着价格的提高,农民卖粮积极性高涨。

  最低收购价高于市场收购价,农民乐开了花。在中粮(江西)米业有限公司,来自进贤县衙前乡罗家村的种粮大户张文结一脸喜气:“我家承包了800亩农田,算下来,早晚稻亩均纯收入过了千元,国家政策真好!

  “粮食丰收了,就要让农民增收。”省农发行营业部总经理朱晔说:“国家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核心是做到一手粮、一手钱,让农民真正种粮拿到现钱,才能稳定粮食生产。”今年,省农发行营业部收购资金做到三个“当天到位”,即贷款审批当天到位,三五天收购铺底资金拨付当天到位,资金供应到乡镇收购网点当天到位。全市早、中晚稻收购未发生一例粮款打“白条”现象。在南粮国家储备库收储点,卖了1万多公斤晚稻的南昌县莲塘镇莲塘村农民陈习生走到了结算窗口。片刻工夫,他就拿到1万多元售粮款。“这里随到随收,这边交粮,那边拿钱,现金交易,绝不拖欠。”陈习生扬了扬手上的粮款。朱晔告诉记者,今年,南昌市收购早稻1.9亿多公斤,质量均达到国标三等粮标准,全市农民早稻亩增收39.45元。截至11月30日,全市收购晚稻6000多万公斤,预计晚稻亩均增收45.44元。

  好政策遇上增产增收好年景。17时许,在进贤县国家粮食储备库,刚卖完粮的张公镇高桥村农民章头力满脸喜悦地说:“我们村农民说种粮收入这么高,自古以来没有过,就看你文章怎么写了。”记者还未想出回答的话,张公镇牛溪村农民范生村就抢先开了腔:“你就写,今年的种粮收入最多,好爽!”引起在场的人们一阵大笑,齐声说:“好!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