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卖公车 “懂事”经销商成高级托?

18.01.2014  17:43
 

        中国的商业社会,发展到今天依然有着浓厚的“互相帮衬”、“有事您说话”色彩。在强势厂家或卖场和各路经销商之间,就流行着“一个眼色,你懂的”的默契。五粮液轰轰烈烈卖公车,经销商被当地媒体踢爆是“高级托”,竞拍者自广东、云南赶赴而来,其中一辆车被一位经销商以53万元高价买下。这也让围观群众比较好理解为何二手车能卖出高于一手的逆天价了。逗哏能出彩,全靠捧哏托着。

        而就在去年中秋节前夕,广州本土一家日化企业有关负责人向我吐槽:临时被某强势大卖场拉去买购物卡以帮助完成“销售任务”,结果发现大小品牌都到齐了,最低一万元金额起,不少品牌为表现“诚意”豪掷数十万买卡。“其实现在的环境,买这么多卡哪里送得出去啊!”她无奈地说,“大家都是成年人,超市并没有强买强卖,但稍微暗示大家也就明白了,非常依赖渠道的快消企业都很懂事的。

        实际上,另一情况也在发生改变,越来越少大厂可以拿配额吊各家经销商胃口,而“伏低做小”惯了的经销商则逐渐变得进可攻,退可守,越来越有话语权,甚至反而得到企业的政策帮扶、价格优惠等各种“讨好”;但大卖场霸主地位则仍岿然不动,一家新进中国的进口食品企业负责人跟我倒苦水:不进一线城市商超只有一个理由——成本太大,除非能快速走量。

        厂家商超与经销商企业之间店大欺客或客大欺店的事都常有,但别合伙忽悠消费者就行。“它卖公车也跟它的产品质量价格没什么关系。不要说酒厂不景气,经销商赔钱了,大过年的走进超市,没发现几样东西真便宜了,再加上鼓励节约,消费者只能选择集体节省着过冬。”业内人士刘先生笑说,五粮液不必心虚,因为大家其实无暇顾及经销商与厂家的“恩怨纠葛”,只在乎辛苦了一年,自己年终奖到底发多少钱。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