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增产的第十一张优异答卷系列谈

10.12.2014  20:57

   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的“元年捷报

  ——写在全年粮食再获丰收之际(上)

   本报记者江娜

  12月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2142亿斤,比2013年增加103亿斤,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丰收对于山东省东明县马头镇李庄村李站双来说,是一个已经庆祝过的消息,不过,这丰收来得却并不平静。玉米快要收的时候连续下雨,一些玉米得上了青枯病,好在技术指导及时,最后结果有惊无险。“农民种粮不是想得那么好种,好像种上就不用管了一样,这里面也是有技术的。

  这个鲁西南平原上的种粮农民,正是我国当前粮食生产的一个微观样本,大到国家战略层面的粮食政策、小到在第几片叶时的施肥技术要点,都投射在他的十几亩地里。

   构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释放重农抓粮的强烈信号

  今年是全面实施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第一年。“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成为贯穿全年粮食生产的主线。

  在去年底,在我国粮食连续十年增产、攀升至一个新高点的同时,一些关于“粮食太多了”、“粮食不需要自己种”的不同声音在持续发酵。后“十连增”时代,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变了吗?农业部门该如何保粮?地方政府该如何抓粮?农民该如何种粮?

  不过,这些困惑并没有持续太久。2013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李克强总理指出,要统筹谋划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构筑更加稳固牢靠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这不仅释放的是信号,更坚定了再夺丰收的信心。

  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做好粮食生产工作确定了基调、指明了方向。其中,“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思路和战略底线;而“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二十字则是下一步我国粮食生产的根本导向和实现方式:要在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的基础上,把握战略平衡点,适度进口农产品,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粮食生产方式上,要以确保产能为目标,强化科技支撑。

  “实施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就是要始终坚持抓好粮食生产不动摇,进一步明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优先次序,要合理配置资源,集中力量先把最基本、最重要的保住。”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强调。

  今年的粮食数字为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交上了一份优异的“元年捷报”。据国家统计局消息,今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6.91亿亩,比2013年增长0.7%,其中谷物播种面积14.19亿亩,增长0.9%。全国粮食总产量12142亿斤,比2013年增长0.9%,其中谷物总产量11145.4亿斤,增长0.8%,在粮食已经连续十年增长的高起点上,实现了高点爬坡、高位护盘,成绩来得殊为不易。

   强化政策导向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

  方向明则政策稳。实施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第一年,一些已经被多年实践证实行之有效的重农抓粮政策继续发挥激励作用,这些政策纵向包含了产前、产中和产后,横向覆盖了不同粮食产区、不同作物品种的方方面面,推动了今年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

  今年以来,中央继续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农业“四补贴”在去年1600多亿元的基础上继续增加,新增农业补贴重点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继续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奖励力度,调动主产区生产积极性;落实好国家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水平合理,促进农民种粮增收,让农民爱种粮种好粮。

  农业部作为粮食生产主管部门,在全力实施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上用足了心思,下足了功夫。今年1月,农业部专门下发《关于切实抓好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通知》。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说,农业部将切实增强责任感,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从政策落实、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科技服务、新型经营主体、防灾减灾和责任落实等方面着手,加大力度,加强措施,千方百计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中央政策力度大,各地也出台了许多配套政策。安徽省小麦油菜等良种补贴13亿元资金3月份已预拨到市县;陕西省今年种粮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张榜公布,第一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00万元,能满足农民购机需求;江西省3月底前将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41.09亿元、中央预拨良种补贴资金8.88亿元全部发放到户。

  明确的政策导向、清晰的市场信号、稳定的增收预期,充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国家政策好,各项补贴让种粮农民真正得实惠,种粮踏实!”陕西省南郑县新营村村民盛莲英的话道出了种粮人的心声。

   狠抓科技服务助推粮食高位护盘取得新突破

  从冬到春、从夏到秋,农业部门对每一寸粮田的殚精竭虑和对每一粒粮食的锱铢必争贯穿于全年粮食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春耕时节,小麦条锈病、赤霉病、油菜菌核病等重大病虫呈重发态势,严重威胁夏季粮油生产安全。农业部启动了春季防病治虫夺夏季粮油丰收行动,要求落实小麦“一喷三防”补助政策、实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补助项目,最大限度降低病虫危害损失。

  “积水的秧田要尽快清沟理墒,排水露田。气温稳定回升后,要及时揭开秧厢两头的薄膜通风炼苗,特别是温度较高时更要提早揭开薄膜。”3月31日,农业部紧急发布了《华南早稻应对暴雨天气技术指导意见》,针对自2月28日以来我国南方出现的首轮大范围强降水给早稻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作出了科学细致的指导。这已经是农业部今年春天以来发布的第19个技术指导意见。

  7月中旬,正值主汛期,中国气象局预测当年将出现中等以上强度厄尔尼诺事件,抗灾夺丰收的任务艰巨。农业部启动“强化服务科学抗灾夺取秋粮丰收行动”,要求加强分类指导,推进科学抗灾,以促生长、促早熟、防干旱洪涝、防高温热害、防低温冷害、防病虫害为技术路径,全力抓好防灾减灾措施的落实。

  8月2日,在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没浇上水的玉米只有膝盖高,叶子打卷,基本绝收。自7月中旬以来,长江以北大部地区持续高温少雨,部分地区旱情持续发展。农业部紧急向河南、陕西、安徽等省派出8个抗旱工作组,深入重灾区生产一线,实地调查了解旱情,评估干旱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与地方农业部门一道,根据灾情发生情况和不同作物生育进程,制定抗旱技术指导意见。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今年全国粮食作物平均单产359公斤/亩,比上年增加0.56公斤/亩,提高0.2%。在今年局部地区灾情较重,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受“卡脖旱”的情况下,这是一份完全值得骄傲的单产答卷,它体现了“人努力”在粮食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也检验了当前“重农抓粮”工作方式与道路的正确性。

  一年又一年,土地不会停歇,农民没有假期,对千千万万奋斗在沃野良田上的农业工作者来说也一样,上年丰收的笑容还没有褪去,来年的耕种接踵而至,这是辛苦的劳作,也是无限的希望。

--------------------------------------------------------------------------------------------------------------

   科学抗灾夺丰收的“田野回声

  ——写在全年粮食再获丰收之际(下)

    本报记者王瑜

  “春天下了场透雨后,就再也没下雨。”今年种的200亩玉米,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开鲁镇明仁村种粮大户王锐利可是没少操心,“正常年份浇五六水就够了,今年整整浇了11水。”尽管从春旱到秋,收成却没减,一亩地打2000斤玉米,王锐利觉得挺知足。

  丰收的不只是王锐利。据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数字,2014年全国秋粮产量达到12142亿斤,比2013年增长0.9%,继夏粮、早稻之后再夺一季丰收粮。春旱连秋旱,特别是在黄淮及东北部分地区遭遇“卡脖旱”的情况下,我国粮食生产能够再获丰收,靠的是什么?

   旱能浇,涝能排,抗御自然风险促增产

  ——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固丰收根基

  “从播种到收获只下过一场透雨,如果浇不上水,玉米产量最少减30%。”河南省滑县白道口镇黄村农民于同勤告诉记者,自己种了300多亩玉米,一共浇了两水,每亩产量都在1300斤以上,“只要能浇上水,我们这里是越旱越增产。

  大旱之年好收成,老于认为主要功臣是高标准农田建设。他流转的300亩耕地,全部位于高标准粮田项目区内。“50亩一眼井,地下管道铺进地,地头刷刷卡就出水,浇水可方便。”老于说,2000年中低产田改造前可不是这样,地高低不平,也没有通电,百八十亩一眼井,浇水得自己拖着柴油机,300亩地半月也浇不完。

  作为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县,滑县的变化很有代表性。河南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的1/10,但6200多万亩中低产田旱不能浇涝不能排,一直是粮食生产发展的瓶颈。2012年,河南开始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计划到2020年在95个县市区集中打造6000万亩高标准粮田,平均亩产1吨以上,并通过对地块建档编号使之成为永久性粮田。截至2013年,全省共建成高标准粮田970万亩。

  受厄尔尼诺事件影响,今年入汛以来黄淮、华北和东北降水较常年偏少。据农业部8月4日农情调度,全国受旱面积6420多万亩,其中重旱1700万亩。当时,正值玉米生长发育关键期,也是需水高峰期,干旱对秋粮生产带来不利影响,然而近年来各地持续推进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却让成千上万亩“望天田”变成了旱涝保收田,为抗灾夺丰收夯实了基础。

  与此同时,深松深耕、地膜覆盖、秸秆还田等措施,通过提升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帮助缺水干旱地区的粮食生产“留住天上水、用好地下水”。今年,河北省财政筹资2.5亿元,按照每亩25元的标准,重点在粮食主产区等1400万亩适宜地区实施深松作业补贴。试验数据证明,深松达到25厘米以上,土壤每亩可增强蓄水25立方米,作物耐旱时间可以延长10天左右。

  不多浇水也能抗旱,河北省藁城市丰谷种植合作社理事长赵俊刚今年见识了土壤深松的威力。

  “深松过的地块,水没多浇,产量却能多100多斤。”赵俊刚说,合作社1.2万亩耕地,今年深松的只有一半多,明年打算全部深松一遍。

   新品种,新技术,集成配套创高产

  ——高产创建及模式攻关释放科技潜力

  通辽市玉米种植面积超过1800万亩,可以说,全国每100亩玉米,就有3亩在通辽,然而当地十年九旱,干旱成为发展粮食生产最大的制约因素。通辽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理事、高级农艺师李福林告诉记者,在这样的大旱之年,不少品种都旱死秧了,但玉米新品种京科968仍然能达到高产指标,“大棒头不亚于高产田,单产能达到1200斤”。

  大旱,是对品种最严苛的考验。在今年的“卡脖旱”中,京科968、登海605、隆平206等一大批抗旱抗倒伏的玉米新品种脱颖而出,成为科技增产的先锋。然而,再好的品种,如果配套技术跟不上,品种的优势也无法完全发挥出来。

  “当前,我国玉米品种的区试产量比大田产量高250公斤左右,水稻品种高120公斤左右。”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认为,专家产量和农民产量的差距就是粮食单产提高的空间。粮食高产创建和模式攻关,正是“将专家产量变成农民产量”、“将潜在产能转化为现实产量”的一个平台。

  从“夏粮丰收攻坚战”到“秋粮丰收行动”,今年,农业部强化对重点地区、主要作物、关键环节的指导服务,充分发挥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和增产模式攻关田的作用,“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推动了一大批优良品种和关键技术的落地,让人见识了科技增产实力有多强。

  “单产1800到1900斤,俺们这些打庄户的,过去想都不敢想这个产量啊!”山东省临邑县孙汉服村支书孙丰忠感叹。通过“一增四改”,即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套种为直播,改粗放施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作业为机械作业,该村玉米万亩示范片每亩株数比传统种植方法增加1000株。

  项目启动8年来,粮食高产创建从点到面不断延伸,示范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今年,辽宁省在遭遇特大干旱的情况下,玉米示范片平均亩产803.4公斤,水稻示范片平均亩产749.8公斤,分别比全省的平均单产水平高出339.3公斤、229.3公斤。据湖南省农业委员会统计,今年全省粮食总产增加20亿斤左右,其中高产创建及全程机械化增产模式攻关项目区的贡献达到12亿斤。

   统一播,统一防,技术落地不走样

  ——新型经营主体改变粮食生产模式

  基础设施好,科技支撑强,但要在抗灾夺丰收中起作用,最重要的还是人。农业部防灾减灾专家指导组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局局长梅旭荣介绍说,从前几年的小麦受旱情况来看,技术措施到不到位,造成的干旱程度完全不同,因此对付干旱一定要做在平常,抓好一系列耕作栽培措施的到位率。

  秧好半年粮,水稻生产60%~70%的技术集中在育秧环节,育秧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秧苗的素质和抗灾能力。作为现代农业的排头兵,黑龙江垦区积极引进智能化育秧设备,实现精准化操作。在创业农场水稻集中浸种催芽基地,88个催芽箱全部由电脑控制,温度误差控制在0.2摄氏度,不仅出芽率提高5%,还保证了芽齐芽壮。

  近年来,气象灾害和病虫灾害多发、频发、重发,已经成为我国粮食生产不得不面对的新常态,然而无论是干旱还是病虫,其发生都不是说来就来,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抗灾夺丰收中,农业部门一手抓应急防控,一手抓长效机制,不断完善“防在灾害之前,救在第一时间,抗在关键时点”的防灾减灾路径。

  “一喷三防”,是在小麦抽穗扬花期使用杀虫剂、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一次施药可以达到防病虫、防干热风、防倒伏和增粒重等多重目标,是近年来农业部大力推广的一项防灾减灾关键技术。通过开展“一喷三防”,河北省小麦千粒重平均比上年增加2~3克,亩均增产100斤以上。

  “一喷三防”等防灾减灾关键技术应用时间短、任务紧、技术要求高,为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社会化服务提供了机遇。“一架有人驾驶直升机,3天可以防治10万亩,而且全部是GPS定位,卫星导航,精准施药,因此在成方连片地区合同是一年比一年多。”山东齐力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朝刚告诉记者,今年小麦“一喷三防”作业面积是20万亩,到了8月份玉米“一防双减”作业时就增加到了30万亩。

  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壮大,加速了粮食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进程,并通过土地流转、环节承包、全程服务等方式改变着千百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模式,让越来越多的农民乐意掏钱买服务,也让更多的关键技术跟着服务进入农田。

  11月中旬,收获后的鲁西北平原归于平静,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胡集镇种粮大户杲仁强仍驾着皮卡在田间奔波,他打算争取一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把流转的几百亩耕地好好整一整,做成新品种、新技术示范田。初冬的原野上,积蓄力量的不只是刚刚长出4片叶子的麦苗。

--------------------------------------------------------------------------------------------------------------

    粮食产量何以“十一连增

   国务院研究室农村 司方华

 

    今年全国粮食再获丰收,实现“十一连增”。粮食产量之所以能打破“两丰一欠一平”常规,除了“人努力、天帮忙”之外,关键是近些年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得力,农业基础设施和科技水平大幅提升,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缓解了资源要素约束偏紧、自然灾害多发的不利影响。

   第一,得益于新品种的大推广。 良种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我国粮食生产每上一个台阶,都与突破性品种紧密相关,上世纪80年代推广杂交水稻、90年代推广紧凑型玉米,使水稻、玉米亩产分别提高了近100公斤。在粮食“十一连增”中,优良品种的更新换代同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三大主粮国审品种的推广面积已占种植面积的60%以上,特别是两优系列超级稻品种以及郑单958、浚单20等高产玉米品种的推广,有力支撑了粮食单产水平的快速提高。

   此外,一些突破性新品种的成功选育和推广,扩大了高产粮食作物的种植范围,使一些传统粮食低产区一跃成为全国粮食增产区。例如,“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通过培育耐盐小麦新品种,配套盐碱地综合治理技术,使昔日荒芜的环渤海盐碱地现在也能种出高产小麦。今年该工程示范面积达到16万亩,小麦平均亩产突破400公斤。作为我国第一产粮大省,黑龙江省粮食增产主要得益于玉米、水稻等高产作物向北扩种,其中推广早熟、中早熟品种功不可没。以玉米为例,在没有引进早熟品种之前,黑龙江第三、四积温带一般不能种植玉米。随着德美亚系列早熟品种的引进推广,黑龙江玉米种植区域逐渐向大兴安岭和伊春地区“挺进”,玉米种植面积由此增加近2000万亩,增产粮食近1000万吨。

   第二,得益于技术集成的大应用。 我国每年因气象灾害和病虫害而损失的粮食产量都在千亿斤以上,减少损失也是增产。近年来一批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技术的集成推广,为粮食稳产增产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土壤深松、播后镇压、越冬浇水、一喷三防等常规技术的集成推广,我国小麦亩产水平近十年提高了近70公斤。水稻集中育秧,一方面解决了阴雨寡照导致秧苗不齐、不壮,甚至育不成秧问题;另一方面,与机插秧技术相配套,减缓了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后农民因费工费时不愿种早稻问题,有效遏制了南方双季稻面积急剧下滑的势头。全膜双垄栽培技术通过“覆膜抑蒸、膜面集雨、垄沟种植”,解决了有效降水不足、降水期与作物需水期错位等难题,使原先不能种植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也能种植。得益于这项旱作农业技术的推广,甘肃省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十年间翻了一番,带动粮食总产量突破1100万吨并保持稳定,彻底摆脱粮食不足问题。

   第三,得益于作物结构的大调整。 粮食总产量的增加,一靠播种面积扩大,二靠单产水平提高。过去十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由8600亿斤增长至12000亿斤,增幅39.8%;其中,粮食播种面积增加了18818.14万亩,增幅12.6%;粮食亩产提高了69.61公斤,增幅24.1%。

   可见,粮食增产大部分靠单产。粮食单产是各种粮食作物的加权平均单产,其增长既有各种粮食作物单产水平普遍提高的因素,也有高产作物替代低产作物的结构调整贡献。玉米、稻谷等高产作物替代大豆等相对低产作物,对促进粮食总产增加作用很大。据统计,过去十年间玉米和稻谷播种面积占粮食总播种面积比重分别上升了7.3和0.4个百分点,而大豆、薯类和其他杂粮等相对低产作物播种面积占比则降低了7.5个百分点。仅大豆改种玉米,大致使全国粮食总产增加近200亿斤。

   第四,得益于农业机械化的大发展。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在农机购置补贴等优惠政策刺激下,我国农机装备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快速增加,农机跨区作业等新型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十年间全国农机总动力提高了72.1%。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水稻机插机收和玉米收获机械化快速推进,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59.5%,比十年前提高27个百分点。

   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显著提高,不仅缓解了农业劳动力大量外流的不利影响,也缩短了播种、收获等关键农时,减小了雨涝灾害的不利影响。去年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省遭遇了历史罕见的严重春涝,播种被迫推迟7~10天。在抢春播抗春涝过程中,大型农机具发挥了马力大、播种快的优势,全力抢播快种,抢回了5天以上有效积温,确保去年东北地区粮食再创新高。过去农谚讲“麦黄最怕烂场雨”。现在一到麦收季节,就有成千上万台联合收割机从南向北跨区作业,为麦农提供收割服务。与人工收获相比,机收小麦速度快、效率高,确保小麦能在最佳收获期、最短时间内收割,不仅大大降低了阴雨天导致小麦减产的风险,也为后茬作物播种赢得了农时。

   第五,得益于农田水利的大改善。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新世纪以来,我国不断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创新建设和管护机制,实施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等,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技术,农田水利设施面貌有了较大改观,水旱灾害的不利影响有所缓解。2000年以来,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增加1.3亿多亩,单方灌溉水粮食产量由1.33公斤增加到1.75公斤,对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也是水资源匮乏、农田水利设施较为薄弱的地区。在全国粮食“十连增”中,东北四省(区)粮食增产近1400亿斤,是全国粮食增产幅度最高、贡献最大的地区。东北粮食大幅度增产,农田水利的作用尤为明显。近年来东北四省(区)在中央支持下,实施节水增粮行动,兴建了一大批中小型抗旱水利设施和田间工程,对灌区末级渠系进行了节水改造,推广应用了渠道防渗、大型喷灌、膜下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为粮食大幅度增产提供了坚实的水利保障。

   粮食产量“十一连增”世所罕见,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不论是基础设施的大改善、农业科技的大发展,还是种粮积极性的大提高、作物结构的大调整,背后重要支撑是“三农”投入的大增长。2003年以来,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由2144亿元增加到13799亿元,翻了两番还多,年均增速20.5%。今后,要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仍需进一步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附件下载:    '+sName[0]+''); for(var j=1;j                             '+sName[j]+''); } document.wr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