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更要体现创新意识

18.04.2016  17:32

  武宁县东林山头畲族村是江西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示范村。近年来,村支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一方面立足民族村实际,不断提升服务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水平,一方面向发达地区乡村学习,不断积累好经验,在发展村级经济上不断进行探索。拓宽了基层扶贫工作思路和村级经济发展的空间。

  山头畲族村总人口1120人,大部分劳动力都进城务工,常住人口只有350人左右,劳动力不足100人,大多数均为中老年群众,少数民族特困人口22人。全村耕地面积776亩,山林面积1.4万亩。属于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山区贫困村。

  今年以来,村支部针对全村贫困现象先后开展了几次逐户上门摸清底数调研,将全村贫困类别归纳为:因大病、久病拖贫,多生超生致贫,因残因智成贫和天灾人祸成贫四大类。这四类贫困户中劳动力不足、劳动技能差和劳动力年龄偏老特征明显,脱贫致富难度大。在掌握这一基本村情基础上,支部一班人多次和村民一起召开精准扶贫攻坚座谈会,树立“有政策靠自己才能致富、有办法不盲从才有希望”的新理念,张贴告示承诺对想干事创业的群众村里坚决支持,做到有求必应、周到服务;对开展家庭种养和发展短平快产业的村里上户帮扶、随叫随到; 对游手好闲的懒汉和坐吃山空的家庭转变观念、先改后扶;对创业带头、脱贫自信的农户搞好规划、力推力扶。村支部还大胆创新,通过引进公司和经济能人进山创业,同村里合伙兴办经济实体。在做大做强砖瓦制造厂基础上,投资兴办油料和竹木加工企业,将各路扶贫资金转化成全村群众的股本资金,企业定点招收贫困群众进厂务工,形成“公司+支部+农户”的合作股份经济实体。2012年至2015年,20多个贫困群众在村砖瓦厂务工,月收入已达2000多元,村级经济收入达7万多元,做大和改造砖瓦厂后,加上兴办新的油料、竹木加工企业,2016年--2020年将集合各种政策资金、社会扶贫资金近300多万元。有公司的经营理念,有能人的经营技能,有支部的经营灵魂,有村民的经营劳力,有就地资源和市场优势,村级经济实体可常年用工60多人,确保贫困少数民族群众就近、就地充分就业。按照资本、政策、土地、技术等因素分红,村部预计到2020年年收益达20万元,贫困少数民族群众可以从中获得年收入2万多元。村级经济壮大了,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基础设施改造就有了保障,文化休闲广场、民族图腾柱、贫困病、残、孤独群体救助以及贫困少数民族群众的安居工程和村里的一事一议项目,村里不仅可以规划好,而且有能力拿出真金白银,使这些事情和项目一个个变成现实可能。

  (民族经济发展处   马徽江)

马哲海副局长深入峡江县金坪民族乡调研
来源:民族经济发展处、峡江县金坪民族乡    发布民族宗教局
新余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李新华深入少数民族村调研
来源:新余市民宗局    发布日期:2019-03民族宗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