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该怎么精,如何准?

09.06.2015  19:28

今天,参加全省精准扶贫攻坚现场推进会的与会人员深入吉安的农业示范园、工厂、自然村等地考察,看到精准扶贫给贫困地区带来的可喜变化,大家对如何坚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加快老区脱贫有了新的理解。请听江西台记者章强、彭世祥报道。
年出笼肉鸡75万羽、户均年收入4万8千元”,吉安当地有名的贫困村新塘山和村背村正在发生着巨变。吉安县委常委、农工部部长王汉光介绍,通过肉鸡养殖,曾经的贫困村正在走向致富的道路。但在这之前,这个近20%的贫困率的村曾让当地党委政府伤透了脑筋。
(录音:原来的扶贫工作就是“输血”,给钱之后就不管了,也没有考虑它的持续发展,年年扶贫年年贫。)
年年扶贫年年贫”的现象挤占浪费的是国家宝贵的扶贫资源,江铃汽车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蒋林生认为,扶贫不是单纯用钱解决问题。
(录音:有些地方是急需要很大一笔资金,有些地方不一定是缺资金,比如政策上的支持或相关部门资源上的倾斜,它就会起来,原来就是泛泛的所有的村给多少钱,撒下去,撒胡椒面肯定是不行的。)
江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副总经理杨讲说,原来大而化之的粗放信息采集是精准扶贫工作的大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不公,甚至形成滋生腐败的温床。因此,找准对象是精准扶贫首要环节,要做到精准扶贫必须为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做到真扶贫,就得扶真贫。
(录音:锦上添花是挺好,但关键是要雪中送炭,精准扶贫就是要让确实贫困的人群,有针对性的让他改变面貌。)
在这次参观中,“一户一鸡棚”、“一户一亩柚”、“一户一人进园区”等做法让参会人员频频赞许,江铃汽车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蒋林生说,因地制宜,因户施策让扶贫更精准。
(录音:精准扶贫就是对症下药,根据本地的特色或优势产业,比如当地有什么资源,有的地方产竹子,有些地方有传统的工艺,能够发扬光大,这个就很好。)
蒋林生说,在江铃汽车集团公司的扶贫点万年县、遂川县等地,将教育扶贫提上了日程,这就让扶贫变单纯的“输血”为“造血”,达到扶贫治本之效。
(录音:像江铃对遂川那边就是扶持教育,我们建了学校,培育年轻人,能够多些文化、多些就业知识,对将来他们找准创业的路子有益,培养后人是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