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娟:精神病救治拷问政府援助能力

22.05.2014  14:27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一名精神病患者突然发病,殴打家人,点燃前来进行劝阻民警的警车并刀伤一名辅警致死。(5月21日黑龙江晨报)

  大家对于精神病人的杀人肇事、肇祸事件并不陌生。在民间,精神病人又被称为“武疯子”,发病时,没有辨认和控制能力,因为幻听和被害妄想的驱动,众多精神病患者均呈现强烈的暴力倾向,这是常人所难以理解的。

  如何妥善救治精神病人拷问的是政府执政能力。精神病人的极端凶杀行为给社会带来的不稳定因素,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它与我们每个人、社会和国家的整体福利都密切相关。家有精神病人不再只是家属自己的事,有权得到各种社会帮助,尤其是政府应当加大在精神病救治方面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

  首先,出台我国《精神卫生法》,加大对精神病学常识的宣传普及,改变传统观念上的误区。社会对于精神病人的识别和治疗,在认识上其实并不是很清楚,人们像看待瘟疫一样对待精神病患者,即便是精神病人家属也大多认为家中有精神病患者是羞耻的,观念上的尴尬,也让日前大多数的精神病人没有得到有效治疗。

  其次,加大政府投资,建设公益性精神收容机构和康复机构。目前,在香港、上海、广州等一些发达城市,旨在恢复精神病人的社会功能而建的“精神康复农场”、“康复站”、“庇护工厂”正在逐渐增加。但在我国大部分城市,精神病患者的医疗费用大多由患者家庭负责,对病患家庭造成极大的经济压力,很多家庭负担不起高昂的医疗费就将患者关在家中,长期与外界隔绝,使得患者病情加重,造成极大的社会安全隐患。

  最后,加大社区的监控力度,让高危精神病人的不良行为能够在第一时间被反馈。本文开头引用新闻中的精神病患者,其实早在该砍辅警致死的事件发生前已经出现异常,如果能够在第一时间被反馈并及早进行治疗,就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发达国家在社区精神病人的管控方面就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做法,有的社区甚至能做到,当发现精神病人不再按时到固定点取药时,就意味着其可能发病,这类病人马上就能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

  其实精神病并不是不治之症,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的,是完全可以治好的,希望社会各界能同政府一道共同关注这一弱势群体,使其免受精神上的折磨也给社会多一份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