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红军长征前后究竟有多少位中共高级将领叛变?

03.07.2014  18:43

  核心提示:叛逃后的孔荷宠受到蒋介石的亲自接见。为扩大影响,蒋介石让孔荷宠同他并坐于委员长的豪华轿车,在南昌城周游一圈。

  文章来自:《快乐老人报》2014年6月30日 作者:佚名 原标题:长征前后有多少中共高级将领叛变

  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红军将士浴血奋战、克服万难,取得了震惊中外的长征胜利。在长征途中,与牺牲伴随的是工农红军转移前后一批人的叛变,历史作为洪钟,默默接纳着,又默默展示着这令人惊心动魄的嬗变。

  孔荷宠:蒋介石称“红军瓦解先声

  长征前后,最先叛变的是被蒋介石称为“红军瓦解先声”的孔荷宠叛变。

  孔荷宠是湖南平江人,曾任湘赣边游击纵队司令,1932年因犯盲动主义错误受到朱德批判,被撤销职务,入红军大学学习。1933年调中央动员部工作。1934年7月利用去外地巡视之机叛逃。

  叛逃后的孔荷宠受到蒋介石的亲自接见。为扩大影响,蒋介石让孔荷宠同他并坐于委员长的豪华轿车,在南昌城周游一圈。孔荷宠供出了湘鄂赣边区中共、红军和苏维埃政权组织情况,帮助国民党军制订“围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计划,特别是他提供的中央机关在瑞金驻地,为国民党空军轰炸提供了准确情报。后来他被委任为招抚公署的“特别招抚专员”。据《民国江西日报》1935年8月16日记载:招抚公署从1934年9月至1935年6月的10个月中,“招抚来归的匪军官880余人,匪兵8600余人,步枪500余支……

  1943年,孔荷宠因私制枪械被判徒刑3年,直到1945年日军投降后,孔荷宠才获得自由。出狱后,孔荷宠改名易姓,先后迁居武昌、南京、昆明等地经商谋生。1955年2月1日,孔荷宠被平江县公安局抓获归案,1956年8月13日因患癌症病死于北京公安部医院。

  孔荷宠的叛变开了红军将领较大规模叛变的先河。

  陈洪时:一步步实施投降计划

  陈洪时是江西萍乡人,由中央派送到莫斯科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结识了王明、博古、张闻天等人,成为“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一。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主力开始长征,陈洪时留守边区,任湘赣省委书记兼任省军区政委。红军进入困难时期,陈洪时产生了动摇,开始实施其投降计划。

  首先,陈洪时提出将省委机关搬到安源去做城市工作,意在为其投降活动开绿灯,但遭到坚决反对。不久,他又以“保存势力,转到外线”为借口支走大部分人员,自己留守太平山。1935年6月上旬,陈洪时带着译电员、医生等12人转到萍乡与攸县临界的蛤蟆山。通过义父陈正祥,他与国民党萍乡县县长令危宿钟联系上。6月12日,陈洪时率11人,携带随身武器、密电码、军用地图、省委公章,来到萍乡县城,集体向国民党当局“投诚”。

  陈洪时叛变后,协助指挥敌军对棋盘山红军游击队进行“剿击”,但上峰对他的任用是有限度的。1938年10月,陈洪时虽然升任为江西省游击指挥部少将副总指挥,兼江西省情报总站副主任,但他并不能调动一个班、一个排。1940年9月初,陈洪时病死,国民党当局以“战争期间,一切应简”为由,未派人参加葬礼。

  曾洪易:从极左到叛变

  曾洪易是江西省万安县人,1931年7月被王明任命为“中央代表”,成为赣东北苏区最高领导人。曾洪易厉行肃反扩大化,残酷错杀根据地创始人吴先民等大批党政军骨干。

  1934年11月,曾洪易任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省军区政委。在反“围剿”节节失利的情况下他对革命悲观失望,并私自去电中共中央分局,提出放弃这一苏区逃命,被停止了省委书记和军区政委职务。

  曾洪易停职后,据他解放后在监狱中交待,是在1934年12月左右被派往闽浙赣苏区东部边沿浙江省江山县担任区委书记。他率领一支5-6个人、配备有7支驳壳枪组成的小游击队,准备在那里建立革命据点。但到任不久,发现这工作不易开展,乃令这支游击队返回,他自己去了上海寻找上级党组织。

  曾洪易在上海遇见了已被捕叛变的万安同乡王立生。1935年5月左右,曾洪易在王立生陪同下到了南京,办理了自首手续。此后,曾洪易由国民党中央党部调到江苏省政府当视察员,1937年12月起先后被调到国民党航空委员会所属南京、武汉和西安等地飞机场担任俄语翻译,抗战胜利后回到家乡务农。1949年12月被捕,次年2月被押送公安部。1951年10月,被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军法处以叛徒、反革命罪判处死刑,11月9日,于行刑批复下达前病死狱中。(摘编自《今晚报》《党史文苑》)

  红军长征前后叛变的部分高级将领

  中央军区参谋长龚楚

  红十六军军长孔荷宠

  湘赣省委书记陈洪时

  闽浙赣省委书记曾洪易

  闽北分区司令李德胜

  闽赣分区司令宋清泉

  赣粤分区参谋长向湘林

  闽赣分区政治部主任彭佑

  红十军副师长倪宝树

  瑞金游击司令部政委杨世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