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耀中华》出版之随想

25.11.2014  14:13

  □郭翀

  10月10日,在这个平凡而又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从全市各地走进一个特殊的“红色讲堂”——市政协纪念红军出征八十周年《红星耀中华——211名红军将士采访录》出版发行座谈会会场。在这里,我们一边认真翻阅着凝聚戴廷耀老师12年心血的《红星耀中华——211名红军将士采访录》巨著,一边仔细聆听着戴廷耀老师等本书创作者、编辑者和我市文史专家、学者讲述着采访211名红军将士的创作故事。

  时间在一分一分的流失;故事在一个一个的叙述;人物在一个一个的活现:毛主席的警卫员曾福生、朱德总司令的马夫马银德、周恩来的警卫员顾玉平、跟着彭德怀当红军的谢金声、贺龙警卫营营长王景文、叶挺将军的特务连连长颜炳南、视长征为上学的夏精才、红军妇女先锋团团长王泉嫒……热泪在一眶一眶的盈满,灵魂在一次一次的触动,慢慢地我们在聆听红军故事中,找回了红色记忆,比对了红色基因,寻到了精神家园。

  我之所以这么说,不仅仅是因为自己从小就聆听红军故事,而且是因为早年的红军故事深深地埋在心底里生根发芽,并化作精神基因融入血脉里。本次的红色座谈会对自己来说,更是一次灵魂的洗礼!总记得在我小学课本里有一篇《吃水不忘挖井人》的课文。为此,在工作之后,我特意去赣州寻找课文中《吃水不忘挖井人》配图的这口井。还喝了一口井里的水,听一听老红军讲这口井的故事,在“吃水不忘挖井人”的石碑前合影。总记得听老红军讲井冈山打土豪的故事,在工作之后,我便率领单位的同事们来到井冈山纪念碑前敬献花篮;在纪念馆里寻找朱德的扁担、周总理的睡衣。在吃饭时,要吃红米饭南瓜汤,穿上红军的衣服合影、敬礼等。在红色文化越来越热的现在,我利用业余时间把《井冈山》《毛泽东》《长征》《红军东征》等十几部电影、电视剧全部看完。总记得在2002年的一天,我与孩子在八一广场偶遇一位80多岁的江西籍老红军战士。那天秋高气爽,老人在子女陪同下来到了八一广场。当得知老人现居甘肃,他不辞辛劳,不远万里,就是想在有生之年再来南昌看看八一起义纪念碑,摸一摸纪念碑前的浮雕。突然间,一种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我带着孩子利用2天休息日的时间全程陪同老红军及其家属,陪同他们在八一广场纪念碑前敬送花蓝,在纪念牌前合影,到朱德军官教导团、八一起义纪念馆参观。

  记得近期我结识一位高校的学者,后来获知他就是来自赣州的红三代。“我的红军爷爷,曾用一把刀杀了200多个鬼子。”他的父亲前几年硬是五体投地地跪走了几公里,才跪到了井冈山烈士纪念碑。在碑前,他抱着石碑痛哭了一个多小时。他讲着讲着热泪盈眶,几度哽咽几度哭泣,并反复地转述着他爷爷的话。“我是红军,我永远跟党走”“我是毛主席的战士,永远听毛主席的话”,每每听到这些故事时,我都被这些故事感染、感动,无形中化作一种前行的力量。

  在本此座谈会上,我又一次走进红军讲堂,再次聆听系列红军故事,再次与红色思想对话。这真是一次盛大的红色文化盛宴,又一次的灵魂洗礼,像是干旱了许久的稻田遇上了及时雨,特别解渴。我意识,这是因为自己好久没有听到特别够味的红军故事了,我的思想源泉开始枯竭了,我们太需要这种基因浇灌了。本书的作者讲述创作的过程不仅呈现给我们一本红色密码、红色标本,其实这创作的本身就是红军精神的延续与再现。红军精神就是要像他们一样,并通过他们传承给我们,而且要一代代传承下去。他们是红色基因的谱系者,是当代的红军历史中的“司马迁”。他们向历史提交了一本具有文献、史料、艺术价值的教科书,一本红色“圣经”。在这本红色“圣经”,也闪烁着理性的光辉,他们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用真人、真事、真画面,抢救了一些不可复制的红色史料;抢救了不可复制红军精神的蓝本,用真实的话语还原真实的历史。这对新四军、八路军、解放军、志愿军、中越自卫保卫战等军事史料的抢救起到了标本作用,为后人撰写各类历史文化的抢救性保护提供了模版和样式。红军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讲述红军故事不仅仅是专业者的事业,也是我们每位中华儿女的责任。作为一名政协工作者,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将红军精神与结合抢救史料等工作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把中国的“梵高”——八大山人,中国的“马可波罗”——汪大渊等包含在内;要将共和国的工业遗产保留,棚户区改造中的历史文化文脉保留,农村城市化地名保护,抢救历史村落,让我们看得见的乡愁等文物保护起来,为历史留住真实,让红色精神传承下去。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