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 薪火相传——莲花县挖掘传承红色文化纪实

20.07.2015  14:42

7月是党诞辰的月份,也是莲花县红色党建月。每年7月,在遍布城乡的莲花县红色教育基地和陈列室,都会看到不少党员群众利用闲暇时间前来参观学习。这些展馆主题多样,每一处革命遗迹、每一件珍贵文物都是鲜活的教材,折射着革命先辈崇高理想的光芒。

莲花是毛泽东引兵井冈的决策地,是胡耀邦革命生涯第一站,也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共湘赣省委的诞生地,在这片红土地上,曾经走出了13位共和国开国将军和3400多名革命烈士。红色的历史,为莲花种下了红色的基因。

挖掘资源 复苏红色记忆

为了唤醒莲花的红色记忆,2012年开始,莲花县各基层党组织走进拥有革命故事、先进人物和特色产业的村和社区,深入老红军、老革命、烈士后代家中,挖掘革命史料,整理莲花革命年代中的“人、物、事、魂”,建设了坊楼镇甘家村“甘祖昌将军”陈列室、高洲乡高滩村“秋收起义部队引兵井冈莲花第一站”陈列室、良坊镇良坊村赣西民俗陈列馆、路口镇街头村“锡器制作”陈列室等100个村级红色陈列室,涵盖了将军事迹、革命旧址、民俗文化、传统工艺制作等多个主题,使当地的党员群众足不出村就能接受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

除了打造基层党员群众身边的教育平台,2011年以来,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莲花县投资1000余万元,修建了一枝枪纪念馆、列宁学校、革命烈士纪念馆、甘祖昌将军陵园等4个县级红色教育主阵地。同时,还修复了毛泽东旧居(宾兴馆)、花塘官厅(列宁学校)两个红色教育基地。2015年,又建设了甘祖昌龚全珍事迹展览馆,莲花县各个时代的红色文化得以一一展示。

深化教育 激活红色基因

莲花县不仅将7月份定为党建红色月,还要求在清明、“七一”、国庆等重大纪念日或召开党员群众会议期间,基层党支部必须组织党员群众在红色陈列室开展专题教育。每年“七一”期间,全县2万多党员、群众、中小学生到各个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升坊镇浯二村的村级红色历史陈列室,记录的是井冈英烈、县委书记的杰出代表刘仁堪的事迹。陈列室由专人管理,每天对外开放,来参观的党员、群众络绎不绝。升坊镇干部王林桂参观后,深有感触:“刘仁堪烈士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为革命献身的伟大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他就像我们身边的一面镜子,时刻提醒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牢记党的宗旨,当好人民的公仆。

服务群众 续写红色经典

传承红色基因,最根本的就是要服务群众不离根。近年来,莲花县已在各乡镇、村、社区建立了102个龚全珍工作室,该县还整合便民服务中心(站),设立各项为民服务办事窗口,全面推行“360”便民服务机制,集中受理、解决群众诉求和代办事务,为群众跑好“最后一公里”。

如今,莲花县加入龚全珍工作室开展青少年红色教育、服务群众的党员志愿者达2000多名,截至目前,全县龚全珍工作室共为群众代办各类事务3000多件,为基层群众解决实际问题9200余件。

同时,从2012年开始,莲花县还下派近3000名党员干部到乡镇、企业、村、社区,开展“结穷亲”活动,听取群众诉求意见,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两年来,共帮扶贫困农户3770余户,收集意见建议2万余条,解决帮扶资金500多万元,帮扶产业发展项目780个。

在莲花县,一个个革命旧址、一件件历史文物、一桩桩英雄事迹,被修复、被保护、被重温。红色文化涤荡着人们的心灵,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新纽带,红色基因已经融入了党员干部的血脉,在莲花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来源:萍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