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四星望月”的来历

28.09.2014  20:51

四星望月是兴国客家饮食文化的一个杰出代表。原是一家客家传统粉菜蒸笼床。周围添加四盘炒菜或腊味、小吃。“四星望月”系毛泽东命名。

1929年4月12日,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兴国。15日,兴国革命委员会成立。紧接着毛泽东同志在潋江书院亲自主办了“土地革命干部培训班”。

由共产党员梅春芳以开旅馆为掩护的联络站芳园旅舍,紧靠潋江书院,平时很多共产党领导人在这里举行重要会议和革命活动。梅春芳的妹妹梅春凤在县城背街黄氏宗祠内开办的黄隆顺客栈,因为更具有隐蔽性也自然成了共产党活动的场所。

毛委员艰苦的生活和繁忙的工作使陈奇涵、胡灿深感内疚。在毛泽东同志快要离开兴国时,陈奇涵对毛委员说:“毛委员,您在兴国十几天了,什么招待都没有,我们几个人十分过意不去,想请您去家里吃饭,但我们的房子都被反动派烧了,还是我们几个人打‘斗目’(合伙),请您去一个可靠的地方聚一次”。陈奇涵、胡灿、肖芳全三人陪同毛泽东同志来到潋江书院百米之遥的黄隆顺客栈用餐。

黄隆顺客栈餐桌是兴国传统的八仙桌,四方形,四边各一张条凳。毛泽东坐上首,陈奇涵、胡灿左右打横,肖芳全坐下首,同毛泽东对面。毛泽东一行刚一落座,主厨梅春凤立即上菜,口齿伶俐的梅春凤每送上一道菜就报一道菜名,并说上一句吉祥话。第一道菜是兴国鱼丝,梅春凤说:这是我们兴国的特产鱼丝,是用鱼肉做的。拌鱼丝就是吃了要常想念家乡,想念家里的老娘和亲人。胡灿听了笑着说“今天要换个说法,你看每根鱼丝那么长,就像潋江河水长流不息,我们的革命事业也像江河之水源源不断,长流不息。

第二道菜是素炒雪豆,陈奇涵微微一笑,“素炒雪豆,象征革命事业聚集全体人民的力量,聚沙成塔,共同努力,取得革命成功。

第三道菜是腊肉炒春笋,肖芳全大声说“腊肉炒春笋,我们叫他革命事业节节高”。大家都称赞肖芳全说得好。梅春凤端上第四道菜是腌菜扣肉。她笑着请毛委员取个名,毛委员笑着说:“我送你一句吉利话,这个菜有腌菜是有财,还有扣肉是有禄,就叫有财有禄吧”。梅春凤一听,十分高兴地又端上了一个“兴国米粉鱼”。兴国蒸笼粉鱼的做法比较特别,将鱼肉切成薄片,拌上米粉待用。在竹制蒸笼内放上粉干或芋片,待蒸熟再铺上鱼片。稍候片刻,浇上层辣椒、姜沫、蒜泥拌成佐料,连蒸笼一起上桌。打开蒸笼盖,只见热气腾腾,鲜红的辣椒酱香气扑鼻,满桌的人齐声说:“毛委员,这台菜就要请您取个好名字了。”毛委员看看四个小盘和圆圆的大蒸笼,焕发出了诗人的豪情和才华。他随口而出:“这个蒸笼就像一轮圆月,四个盘子就像四颗星星,我看这桌菜就叫四星望月吧”。大家一听齐声叫好。

毛泽东意味深长的说:“如今,老百姓盼望共产党带领他们打土豪,分田地,就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啊”。这个美丽而富有含意的名字,在兴国大地迅速传颂,能歌善舞的兴国老表中立即流传这样一首山歌:“能赚黄金能赚银,难得领袖取菜名,春风吹满黄隆顺,四星望月永传承”。

郭沫若先生20世纪60年代品尝这道菜后,称之为“天下第一菜”。陈奇涵将军晚年在接待兴国党史办的同志时,深情地回忆说:毛主席经常提起在我家乡请他吃饭的事,就是指这一次。

从此,“四星望月“载入了中国名菜谱,进入了人民大会堂国宴,今天还列入了兴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胡玉春整理)

来源:兴国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