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谷滩打造城市建管样板区

01.06.2016  22:57

  新区,不仅要在城市建设理念上引领前沿,更要在城市管理上走在前列。按照南昌市委提出的“着力完善大都市功能、建好新城区地标,努力打造省市发展升级的鲜活样板”的新要求,红谷滩新区以精细化的理念管理建成区,以国际化的视野全面建设新城区,高标准打造“城市建管强起来”的样板区。今天,这个样板区已成为南昌的新行政中心、商务中心、文化中心、生活中心、商业中心和休闲中心。

  红谷滩新区成立已经有十余年。该区在进一步优化建成区的各项配套设施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其进行精细化管理,确保常管常新。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了快捷、高效的城市监督管理平台——“智慧城管”。只要下载安装“智慧红谷滩”手机APP或登录“智慧红谷滩”门户网站,市民随时随地网上办事便成为可能。而其中的全民城管系统,小到路面井盖破损或丢失,大到违章建筑等城市管理顽疾,市民只需要用手机将现场拍下,配以文字描述,将问题上传至系统,城管中心就会受理、立案,并立即派人处理。“智慧城管”自2014年6月10日试运行以来,已接受上报案卷8万余件,结案率达99.71%。

  让红谷滩群众尤为骄傲的是这里的城市保洁工作。该区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在中心城区配备了电动快速保洁车、电动清扫车、电动高压冲洗车等100余辆电动环保快速保洁车和配套车,实现了重点区域“垃圾落地10分钟内保洁到位”的目标。为避免垃圾二次污染,该区在沙井街道启动了垃圾不落地项目。目前,已与30余个楼盘和单位签订了合作清运协议,覆盖率达到40%。

  站在红谷滩的“肩膀”上,九龙湖新城的建设越来越国际化。一开始,九龙湖新城在规划上就具备国际范。《九龙湖片区概念规划》由广州市规划院和南昌市规划院联合编制,明确了绿色生态新城定位;而《九龙湖概念规划及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则通过国际招标,邀请了来自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的一流规划设计机构共同参与。在高水准规划的引领下,九龙湖新城在建设过程中注重生态优先,最大限度展现滨江、环保、生态等特色;注重低碳环保,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公交专用道、自行车专用道、步行系统;注重产城融合,大力发展商贸、会展、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注重智慧文化,率先启动智慧管网、智慧旅游等项目建设。如今,九龙湖新城核心起步区框架已全面成型,一期路网如期建成并基本实现通车,万达文化旅游城、绿地国博城两大“引爆项目”快速推进,万达文化旅游城已开业运营,一座“生态、低碳、智慧、文化”的新城已经矗立而起。

  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十余年来,红谷滩新区“版图”从起步区的4.28平方公里扩大到350余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增加到50万人,财政总收入去年完成72.7亿元。今年一季度,该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2.3亿元,同比增长9.1%;财政总收入完成21.59亿元,同比增长7.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37亿元,同比增长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