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纪录片《寻爱》看中国社会的转型:城市生活像咖啡
导演柴红芳说,《寻爱》的灵感,源自她回老家过年时遇到的一位乡村媒婆。
媒婆告诉柴红芳,春节期间,她的“客户”主要就是在城里打工的返乡青年。在城市里,他们拿着近乎底线的工资,住着集体宿舍,繁重的工作和微薄的收入,使他们往往没有时间也没有条件去寻找爱情。他们常年在外,唯有过年时才会回家,如果在春节期间找不到对象,就意味着他们的婚事又要再推迟至少一年,很容易沦为“剩男剩女”。
由于长期制作农业节目,柴红芳对农村非常熟悉,也一直很关注,她敏锐地意识到,新生代农民工的婚恋困境中隐藏着更深刻的社会问题。拍一部纪录片的想法,开始萌生。此后,另一位导演范俭加盟,担任影片的艺术指导、摄影兼剪辑,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寻爱》的轮廓渐渐清晰、成形。
5年的时间,走访数家工厂,进行上百人的调研,剧组最终挑选出了3位主角——赵举鹏、罗玲、卢边芳。他们分别来自陕西汉中、湖南浏阳与河南周口的某个村庄,各自的生命轨迹,在深圳的一家陶瓷工厂里形成了交集。他们的故事,浓缩成90分钟的影片,向观众娓娓讲述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婚恋生活。他们的足迹,联结起乡村与城市,展现出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真实图景。
如果身体一直在漂泊,心灵也将始终无处安放。留下,还是离开?对于这些年轻的打工者,这是一个问题。《寻爱》中展现了形形色色的选择:
有人蹉跎几年,混大了年龄仍看不到希望,便在父母的催促下回老家相亲结婚;有人在打工时幸运地遇见爱情,在无奈中到恋人的家乡“倒插门”,却深陷于无法照顾父母的内疚;有人虽然还留在城市里奋斗,但并没有归属感,觉得自己最终会离开;有人却不甘屈从命运的安排,立志要彻底摆脱农民的身份,甚至不惜以婚姻为赌注……
“别让这里留下了你的青春,却留不下一个家。”深圳的某条大道上,房地产广告牌上的标语在镜头里赫然出现,仿佛是一种不动声色的嘲讽。主人公们向城市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可这青春,远不足换回一个容身之所。《寻爱》所寻的,不只是爱情,更是一个家,一种归宿,一份梦想中的未来。
迅速的现代化进程,造成了中国社会的剧变。打工者们生活在城市和农村的夹缝之间,植根于乡土的精神世界正慢慢被城市改变、重塑。于是,对于他们而言,城市和乡村都变得那么遥远。影片中出现了三个距离——汉中、浏阳、周口与深圳的空间距离,正是这种距离,让老家的父母与在外的孩子几年不得相见。然而,地理上的距离终究还能克服,心理上的遥远距离,恐怕才是赵举鹏、罗玲和卢边芳们难以跨越的。这种距离,让走出来和留守着的两代人,都变得如此孤独……影片中,卢边芳说,她不明白城里人为什么喜欢喝那么苦的咖啡,但她必须去学。对于渴望彻底融入城市的卢边芳们,身份变化的过程,就像学会喝咖啡的过程,尝到了诸多苦涩,也有一丝希望的甜香。这种转换,成为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缩影。
与传统纪录片“画面+解说”的模式不同,《寻爱》全片中没有一句解说词。解说词意味着一种超脱事外的疏离态度,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和评判。而《寻爱》剧组将自己整体融入了影片中,成为剧情的一部分。剧组的工作人员与3位主人公早已成为了非常熟悉的朋友,因此,角色的表现是那么自然,丝毫没有面对镜头的紧张不安或做作表演。甚至,剧组人员的声音也偶尔会进入画面,“客串”一把剧中人。这种不着痕迹的交融,不仅将拍摄对人物的干扰降到了最低,也使影片产生了一种朴实的、原生态的美学风格。
《寻爱》中有许多表现亲情的动人镜头。中华民族是比较含蓄、内敛的民族,不习惯直接的情感外露,尤其是主人公的父母一辈更是如此。摄影师非常善于捕捉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呈现了许多“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爱的瞬间,浓烈到饱和的感情在沉默的画面中流淌,形成了巨大的艺术张力。
“农村是中国纪录片的富矿,只有了解农村,才能了解真正的中国。”中央新影集团副总裁赵捷这样评价,《寻爱》正是一次可贵的尝试。无论从内容还是风格上,它都以“中国式”的面貌,呈现出了我们文化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