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最大间谍:上将级特工因贪恋女色露馅

04.12.2015  18:39

  上世纪最大间谍:上将级特工因贪恋女色露馅

  1988年5月13日,莫斯科西郊孔策沃烈士公墓举行了一个颇为隆重的的葬礼。覆盖着天鹅绒的的水泥台上,一口敞开的棺材停放在鲜花丛中,持枪卫士肃立两旁。棺材中的死者身着黑色西服,内穿淡蓝色衬衫,系着缀有红色圆点的领带,满头银发整齐地向后梳着,面容安详。死者不是别人,正是当年轰动西方世界国际间谍史上一位传奇式人物,为苏联克格勃效命数十年的曾任英国军情六处反间谍科科长罗德·艾德里安·拉塞尔·菲尔比。他于这年5月11日去世,终年76岁。1933年,菲尔比在剑桥大学攻读历史学,正值西方经济大萧条和纳粹主义猖獗之时,这使他认为只有苏联才能有效地避免经济危机以及遏制纳粹主义的兴趣。

  因此,当一年后一名英国人问他是否愿意参加苏联的情报机构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苏联谍报机关交给菲尔比的任务是,打入英国情报机关的核心,搞清西方国家针对苏联的各类情报活动。凭着《泰晤士报》记者的身份,菲尔比很快就进入了军情六处。由于他精明能干,1944年菲尔比被任命为军情六处间谋科科长,成了一名表面上为军情六处工作,实际为苏联服务的双重间谍。

  菲尔比深受上司的赏识和信任,一度被内定为军情六处处长的候选人。

  他曾任英国驻土耳其大使馆一等秘书,负责监听苏联的工作。1949年,他被派往美国,以英国驻美国大使馆一等秘书的身份,暗地里从事协调英美两国谍报机构的工作。此时的菲尔比已经处于西方情报部门的核心,他把因职务获得的情报全部提供给了苏联,使西方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1949年,英美情报机关拟订了一项派遣人员潜入阿尔马尼亚搞颠覆活动的计划。菲尔比将这一绝密情报全部给了苏联情报机关。

  结果军情六处和中央情报局派出的数百名特遣人员一踏上阿尔马尼亚的土地,就中了埋伏,全军覆灭。靠菲尔比送过来的情报,克格勃还破获了英美等国安插在苏联和东欧的大批间谍。有些想投奔西方的苏联间谍往往还没来得及行动就不明不白的死掉了。

  菲尔比就任一等秘书不久,美国联邦调查局破译了1944~1945年苏联驻纽约领事馆同莫斯科之间的无线电通信密码。其中一份电报显示,在英国驻美使馆中藏着一名苏联间谍,代号为“霍默”。“霍默”隐藏得很深,能读到丘吉尔和杜鲁门之间的来往电报,并将其内容报告莫斯科。联邦调查局和军情六处随即就一起立案调查。

  由于菲尔比负责协调两国的谍报工作,他也参与了调查。非尔比心里非常清楚,那位“霍默”就是在1944~1945年期间任英国驻美使馆一等秘书的麦克莱恩。

  随着调查的深入,麦克莱恩眼看就要暴露,菲尔比在克格勃的示意下制订了麦克莱恩的潜逃计划。

  1951年5月,英国军情六处、军情五处和外交部的高级官员举行了一次秘密会议,会上决定提请时任外交大臣的莫里森批准对麦克莱恩的审查。莫里林第二天就签署了批准审查的文件,可就在这一天晚上,麦克莱恩乘汽船渡过英吉利海峡,逃之夭夭,同他一起出逃的还有另一名苏联间谍伯吉斯。两名高级间谍在关键时刻出逃,引起了英美情报界的警觉。

  在调查谁是通风报信之人的过程中,他们很快就将目光投向了菲尔比。在麦克莱恩和伯吉斯出逃的3个星期后,菲尔比被召回伦敦,接受审查。菲尔比一口咬定自己对此事一无所知,加上当时没有抓住什么把柄,菲尔比总算过了关。但英国情报部门对他已失去信任。

  1952年军情六处辞退了菲尔比。但是在军情六处两位朋友的帮助下,1956年,菲尔比又以《观察家报》和《经济学家》记者的身份到贝鲁特为军情六处搞情报活动,同时继续成功地充当苏联间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