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小世界 人生大作为(万人计划典型风采)
刘忠范在讲演(2012年7月10日摄)。
提起入选“万人计划”首批杰出人才,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刘忠范感到“巨大的压力和沉甸甸的责任”。
今年是刘忠范回国的第二十个年头,从“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的首批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的首批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的首批受聘者,到这次“万人计划”首批入选者。20年里,刘忠范赶上了一次又一次的“第一批”。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是有祖国的”
1993年,在日本分子科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的刘忠范决定回国,彼时的中国尚处在科技腾飞的前夜,科研条件相对落后,“出去”的多,“回来”的少。他却认为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是有祖国的,“在国外做的只是研究,回到国内才是真正做事业。”
带着导师送的60余箱实验仪器,刘忠范回到北大,在两间空房子里从零开始,既没经费,也没人员,就去工地、工厂找来沙子和锯末,动手搭起了防震台。每天第一个来实验室,晚上最后一个离开,有时候工作到深夜,楼门已经关闭,只能翻大门回家。
早在日本的时候,刘忠范就接触了纳米研究。1997年中国最早的纳米科技中心在北大成立,刘忠范从此与纳米结下不解之缘。那时候绝大多数人还不知道纳米是什么,甚至有人打电话问他纳米贵不贵、产量有多高。今天,纳米已经成为生活中常见的词汇,层出不穷的商品打上“纳米材料制造”标签。
在纳米这个只能用显微镜看到的微观世界里,刘忠范发现了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从1997年开始做碳纳米管,到如今包括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在内的低维碳材料,刘忠范课题组10多年来不懈探索,终于在生长方法和能带工程研究方面有所突破,在《自然》杂志子刊等国际一流刊物上连续发表文章,奠定了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
十几年的锐意进取,刘忠范带领他的团队走向世界,登上低维碳材料研究的制高点,同时也推动着我国纳米科技研究走向世界。但刘忠范仍然清晰地看到中国纳米科技还要解决“原创性”和“产业化”两大问题,从而实现从科学到技术,再到产业的飞跃。
“师生就是研究伙伴关系”
上世纪90年代回到国内,刘忠范实现了儿时理想,成为老师开始培养自己的学生。20年来他始终认为,老师和学生就是研究伙伴的关系,而不是“老板”和“打工仔”。他认为年轻人最重要的品质是诚实和坚持,诚实面对别人,诚实面对自己,诚实面对科学,找到自己所钟爱的兴趣并不懈地坚持下去。
刘忠范多次强调“热爱”,是因为他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乐趣,把学生培养成有独立精神的科研工作者。他的学生,大部分都在从事科研工作。刘忠范被称为“拼命三郎”。他坦言并不喜欢这个称谓,因为科学研究是有阶段性的工作,有时需要一鼓作气把实验做完;科研又是一种有创造性的劳动,该玩的时候好好玩,该工作的时候就认真工作。为此他带着自己的团队组织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大家在球场上厮杀,在郊外春游,在舞台上表演节目,当回到实验室时,每个人又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研究中。
在国外时,北大化学系教授蔡生民多次动员刘忠范回到祖国;刘忠范回国后,又为他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刘忠范曾经被蔡教授的爱才如命所打动,如今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积极吸引优秀人才回国。刘忠范鼓励自己的学生出国,而出国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回到国内,充分发挥所学,对自己、对国家都有利。
“人才决定潜力,机制决定效率,文化决定高度。”这是刘忠范的人才观,也是他作为一个教师和学术带头人所信奉和实践的准则。
当选院士是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刘忠范说自己是“各种人才计划的直接受益者”,也感慨自己运气好。他把运气好归结为一种“选择和判断的能力”。当面临选择时,选对了就是运气好。刘忠范认为自己的幸运在于一直做着喜欢的事情,从没有想过要获取什么,但执著和单纯的努力却帮助他得到命运的垂青。
2009年,刘忠范被评为“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2011年获得中国化学会—阿克苏诺贝尔化学奖,并当选中科院院士。在他心里,学者应该专注于学问;院士是一个崇高的称号,选上是件“水到渠成的事情”,而不应是追求的功利目标。他希望自己还是最初的那个“自己”,做好学问,在推动学术发展的同时把年轻一代带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