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报:新干航电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 赣江大通道又迎大手笔

30.12.2014  12:13

  本报讯 (江西日报记者郑荣林)千里赣江纵贯江西,经鄱阳湖与长江相连,历史上“江右商帮”由此踏上海上丝绸之路。12月29日,记者获悉,我省酝酿多年的赣江新干航电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该项目是赣江水运主通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大大改善赣江通航条件,促进赣江与长江干线有机衔接,为我省对接融入长江经济带构筑起水运大通道。

  赣江全长约800公里,为国家确定的18条主要高等级航道之一。然而,由于赣江航道等级偏低,水资源综合利用与航运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目前,赣江干流通航里程600余公里,只有南昌至湖口段为可通行2000吨级的Ⅱ级航道,Ⅱ级航道仅175公里;Ⅲ级航道也只有173公里。

  据了解,依据相关规划,在赣江赣州以下河段6梯级开发方案中,万安枢纽已于1993年运行;泰和枢纽目前正在进行前期工作;石虎塘枢纽已建成;峡江枢纽在建;第6个梯级龙头山枢纽前期工作也已开始。为尽快打通赣江中下游航道的碍航瓶颈,新干航电枢纽被列为我省内河航运重点建设工程,建成后可改善赣江56公里航道通航条件。

  赣江新干航电枢纽工程是以航运为主、兼顾发电等综合利用功能的航电枢纽工程,工程设计推荐坝址位于吉安市新干县三湖镇上游约1.5公里处,上距峡江水利枢纽约56公里,是赣江中下游水资源综合治理和梯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总投资约35.4亿元,建成后常年水位保持在32.5米,年平均发电量为5.78亿千瓦时。